常掏耳屎或遭细菌侵袭引发鼓膜慢性炎症!

2018-02-25 10:43:58 来源:
分享:

□亦非

上理发店洗头、掏耳朵已成为1些人的必选项目,眯着眼睛,听凭洗头小姐拿着棉签在耳朵里转,发出“嗦嗦”的声音,是件很享受的事。可时间1长,有些人的耳朵就不对劲了,外耳道开始发炎,有时乃至还有黄色的液体流出。耳鼻喉科医生说,现在,理发店里掏耳朵取出问题的患者太多了,差不多每天都有患者来救治。耳朵的保健,你知道吗?

耳屎是保护耳朵的防线

人们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潜意识上,是把它当做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耳屎还有个学名叫耵聍,对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人体外耳道的长度大约有2.5cm~3cm,耳屎位于外耳道的外3分之1,另外靠近鼓膜的那3分之2并没有耳屎占据。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环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1起,抵抗外部的细菌侵袭。频繁掏耳朵,将耳屎掏净,等于撤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线,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会引发慢性炎症,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的症状,常掏耳屎或遭细菌侵袭引发鼓膜慢性炎症,严重的乃至会听力降落。

耳朵是人体很敏感的部位,每个人耳道的深浅都不相同,任由1个不了解你身体的人来掏,1不谨慎,棉签就伤到了耳道旁的皮肤,乃至伤到鼓膜。如果用来掏耳朵的棉签不干净,上面沾有细菌,耳朵的健康就更难保证了。

耳屎自己就会掉出来

有时,我们会认为,如果耳屎堵住了耳朵,会引发我们听力的降落,变得“耳背”。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即便不掏,耳屎自己也会掉出来。

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积累到1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它就会不断脱落排到耳朵外面,因此根本不用担心梗塞耳道,常掏耳屎或遭细菌侵袭引发鼓膜慢性炎症。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1味去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让耳屎出不来了。由于用棉签掏耳朵,有可能不但掏不出耳屎,还会将它们往里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1旦洗头、洗澡时耳朵里不谨慎进了水,耳屎吸水膨胀,酸性的耳屎就会腐蚀耳道深处的皮肤,引发炎症。

而且,常常掏耳朵还会引发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本来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下落保护耳朵的能力。

医生提示,比较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头洗澡时弄湿了耳朵,最多用棉签擦拭1下耳廓的位置。假定出现耳屎堵住耳道的情况,可以去医院处理。耳鼻喉科医生会在额镜直视的情况下,用专业的镊子将耳屎取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