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行業發展前景:氣象市場發展的經濟學視角
氣象市場發展的經濟學視角:從國際風云解讀我國氣象企業的貢獻和發展
采訪者:賈朋群
受訪者:蔡銀寅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環境經濟研究院)
未來的防雷行業發展前景,對于氣象行業來說,其比較優勢在后者,即雷電防護與氣象預測預警及減防災的有機融合,形成偏氣象的雷電防護市場,而前者逐漸融入到建筑工程、機電工程和設備制造之中。
賈朋群:本刊2021年第4期報道了近期國際商業市場評估和預測平臺對全球商業化氣象市場進行評估的結果。目前這塊市場的年度體量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些評估幾乎無一例外地看好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請先簡要概述一下我國研發機構和企業在上述領域最新的發展情況。
蔡銀寅:首先,從市場容量來看,100億美元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2020年全球GDP總量約為85.5萬億美元,商業氣象的市場容量僅占萬分之一多一點,可以說是非常小的一塊。當然,從商業氣象本身的發展來看,這是值得興奮的,畢竟超過100億美元的市場,意味著可以孕育幾個獨角獸企業了(獨角獸企業一般指發展不超過10年且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甚至可能出現一個領軍型公司。
賈朋群:正如您所言,用GDP估計氣象市場防雷行業發展前景是一個常用的方法。2014年,歐洲學者基于2012年歐洲GDP總量(1.4萬歐元),考慮到35%的GDP產業受到天氣氣候影響(預測時用減半GDP)和氣象服務20∶1的受益/成本比例,得到歐洲氣象市場為123億歐元的結論。而當時歐洲的氣象市場額僅為這個市場預測的約0.25%,即約0.3億歐元。
蔡銀寅:這種從理論上計算的市場容量,可以看作是市場的“天花板”。從氣象經濟理論上看,先不說20︰1的受益比例是否有道理,即使我們接受這個受益比的存在,也不能以此來計算市場份額。市場是供需雙方的平衡,這個受益比如果真實存在,而市場還沒有發育,可能有兩個推測:一是存在某種看不見的成本未被發現,如高額的交易費用(像防止搭便車的排他成本),若是這樣,則當前的氣象市場就是真實的市場規模,是合理的。當然,如果能夠打破這種成本的限制,就有可能解放這個市場,讓真實的市場規模接近理論規模。二是需求主體缺位,如由于某種信息的障礙導致需求喪失,就像農民不知道天氣預報、物流公司也不知如何按照天氣預報規劃流程一樣,這也會導致真實市場遠遠小于理論上的市場規模。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阻礙氣象市場的進一步擴張。如果是后者,也不能以此來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氣象服務的方式來促進市場發育??傊?,這種受益比的方式只是氣象行業自身的看法,并不代表真實的市場情況,也很難被經濟學界所認可。
賈朋群:我們再回到氣象市場達到100億美元。如果以大約10年前學者得到的數據作為參考,我們不妨按照歐洲學者的做法,估計一下目前氣象產業體量的“天花板”。按照您所說的2020年全球GDP總量,如果計算方法、參數不變,得到的全球氣象產業體量為7400億美元。顯然,現在的100億美元為該體量的約1.36%,雖然占比依然很低,但是較10年前歐洲的情況,氣象產業的全球體量,已經增加了5倍以上。您怎么看這一結果?
蔡銀寅:雖然這種計算市場的“天花板”和與實際估計之比得到的結果有不確定性,我的感覺是,歐洲情況有變化,但變化不大。如果氣象產業市場真的有倍數增加,美國和亞太或許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然,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這10年來,歐洲經濟也在發展,技術也在進步,氣象產業體量增加只能說明它在進步,沒有萎縮,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任何產業都有其生命周期,或受到市場容量的影響,或受到技術進步的影響,在不同階段的發展勢態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歐洲氣象產業10年增加了5倍,相當于17.5%左右的年增長率,較一些快速發展的行業來說算不上什么,只能與傳統行業相比,說不上快。
賈朋群:確實是這樣,美國一直引領著企業氣象發展的方向,而很多商業預測普遍看好亞太氣象市場,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蔡銀寅:看好亞太市場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業務需求很大;二是亞太地區的商業氣象服務供應不足,技術和模式都相對落后,即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還有一個容易忽視的問題,即亞太地區的政治體系,尤其是中國的政治體系,更適合氣象產業的長期發展,作為一種外部性特征明顯的公共事業,氣象市場的發展需要強大的政府動力,這一點是其他地區不具備的,強大的政府更容易從氣象行業發展中獲益,同時進一步轉化為強大的購買力,進而形成良性循環?;谶@一點,無論是資本,還是技術,亞太地區都是最好的選擇。反過來,這也是中國的機會,以市場換技術的機會。這一方面的戰略優勢,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未變過。勞動力和環境政策方面的優勢是短暫的,在2008年劉易斯拐點出現后已經逐漸不在了,但單一體制市場容量的巨大規模,作為中國最核心的競爭優勢,會一直繼續下去。氣象行業也不例外。
賈朋群:在展開這個問題,尤其是中國氣象市場問題之前,請您先談談咨詢類公司市場預測的有關情況。
蔡銀寅:事實上,市場預測一直都不是經濟學研究的主流內容。主流經濟學研究側重對過去重大經濟問題的解釋,以便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戰略上促進經濟長期平穩增長,避免經濟災難,減少政府策略性失誤。具體到某個行業的市場預測往往是商科學者關心的問題,所以很多市場預測基本上都是有企業或相關商業機構推動的。但市場預測過程所依賴的基礎和方法,仍然是經濟學理論。這一點與數值模式依賴動力氣象學理論類似。
現實中的市場預測方法有很多,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定性的分析,主要依賴經驗進行直覺判斷;二是定量分析,一般包括基于慣性理論的時間序列分析和基于回歸的因果分析;三是綜合分析,主要是根據特定對象進行建模,收集數據預測。比如對明年空調市場的分析,可能既需要經驗人士的直覺,又需要對歷史數據進行慣性推斷,當然也可能會引入氣候預測數據、人口數據、收入數據等進行建模等。
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后,綜合分析方法有了很大發展,尤其針對具體行業市場建立的預測模型,其結果越來越準,逐漸成為主流。如在生物醫學領域,大數據建模對特定人群的需求分析已經非常準確了。當然,在很多領域,市場預測目前還只是一種參考,實用價值還不夠,其中就包括我們所說的氣象行業市場。
氣象市場防雷行業發展前景的預測難度要遠超其他類型商品(服務)。一方面,信息是氣象產品的主要表現形式,這種表現形式帶有先天的外部性特征,產品復制和傳播的邊際成本很低,“搭便車”行為的約束難度較大,從而導致較高的交易成本,使真實市場容量大大縮水。也正因為如此,氣象產品在大部分國家都以公共物品(服務)或準公共物品(服務)的形式存在,所謂的預測,嚴格來說應該叫需求預測,而非真實意義的市場預測。另一方面,氣象行業中也存在具有競爭性質的產品和服務,如特定工程的氣象評估、特定設備的氣象參數、具有排他性的氣象環境營造等,這類產品和服務具有排他性,復制和傳播的成本都較高,也比較容易形成約束,是相對標準的市場化產品。這里所說的氣象商業化市場評估,我想應該是側重于后者。然而,即使這樣,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我們知道,氣象行業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氣象產品(服務)的邊際生產成本曲線受制于現有的氣象行業基礎和組織模式,而真正的市場規模則是由邊際生產成本曲線與需求曲線決定的。所以,這個市場化評估還要考慮氣象行業的基礎問題。因此,目前有關氣象市場的估計,只能作為一種定性參考,定量的實際意義并不大。
賈朋群:那么,涉及到中國氣象產業的預測,情況是怎么樣的? 如果中國氣象產業走向市場是一個大趨勢,我們還需要做哪些準備?
蔡銀寅: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氣象產業正在孕育,但并不是在氣象系統內部孕育,也就是說,目前的氣象局及其所屬系統并沒有孕育出氣象產業的條件。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的氣象產業首先會在氣象敏感型行業內產生,如航空、遠洋海運、應急管理、能源等,這類行業對氣象相對敏感,需求明確,發展相對成熟,在面對較大的氣象問題時,會組建自己的氣象部門或下屬氣象公司,來專門解決氣象問題。比如,現在的電力部門,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并且已見雛形。這種趨勢確實存在,但我并不完全認同這個觀點。
談到中國氣象產業,需要先厘清中國氣象基礎設施的基本問題,如是否開放、以什么形式開放、開放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會影響中國氣象產品(服務)生產成本的核心要素,也是決定中國氣象市場供需的根本力量。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全面考察了商業氣象的需求問題,而到底形成什么樣的市場狀態,還較難判斷。一個產業的發展,不僅取決于需求,還受到很多條件的影響,包括基礎設施、人才培養、資本結構等很多方面。
對于中國的氣象產業發展來說,基礎設施和人才培養兩個方面基本上由氣象局屬系統和少數設有氣象專業的高校決定。一方面,氣象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依賴于行政規劃,即計劃型生產模式,倒不是說這種生產模式是好還是壞,總之這種模式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需求信息不能夠高效反饋,充其量只能反饋氣象局屬系統的需求。當然,僅僅是這種需求,反饋也未必完整。另一方面,氣象人才的培養長期以來也是計劃式的,培養數量基本與氣象局屬系統的需求一致,或者說,氣象局屬系統基本上吸收了這些年積累的氣象專業人才,即使少數氣象類專業學生未進入氣象局屬系統,但多數已不再從事氣象相關工作。
因此,商業氣象的發展,需要打破基礎設施和人才兩個限制,對于傳統行業來說,想孕育出自己的氣象產業,也并不容易。如果容易,早就應該孕育出來了。傳統行業對氣象業務的需求,并不是今天才形成的。
然而,從傳統行業內孕育氣象產業并非完全不可能,這主要依賴于技術進步。技術進步會帶來兩個大的改變:一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會大大減少;二是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低。
基于此,促進中國氣象產業發展,至少需要做三個方面的準備:一是社會觀測網絡的建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氣象的觀測需求越來越大,完全依靠財政資金越來越不現實,開放部分領域的社會觀測,有利于解決資本進入的問題;二是專營許可和屬地管理問題,氣象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充分考慮現實需要,盡量拓展許可范圍,打破屬地問題,做好放管服的平衡;三是氣象局屬系統內部的準備,中國氣象產業出現今天的狀況,很大程度與氣象局屬系統的第一次不完整創業有關,氣象局屬系統辦企業起步較晚,思路不清晰,在行業型國有大中型企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氣象部門未抓住歷史機遇,直到今天,氣象局屬系統尚未形成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是制約當前中國氣象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個人認為,氣象產業的龍頭企業,還是應該從氣象局屬系統內部孕育,即使各行業都有屬于自己的專業氣象公司,能夠引領整個行業發展的企業,還應該是從氣象系統出來的國有大型企業,這不僅是一個產業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國進民退是當前一個大的歷史趨勢,氣象系統能否抓住,還得看氣象人的努力。
賈朋群:請您介紹下中國氣象產業防雷行業發展前景的狀況,如企業數量、各種方式衡量的體量、相關研究和組織等情況。
蔡銀寅:全國征信系統顯示,與氣象相關的機構約有2.6 萬家,除去各級氣象局系統和各級氣象局所屬事業型機構,以企業形式出現的約有1.8萬家。從注冊資本角度看,這1.8萬家企業中,注冊資本超過5000萬的僅有647家,但這647家企業中,很大一部分并非真正的氣象公司,如機場、海運、建筑、涉及氣象的外貿公司和儀表儀器公司等,真正包含專業氣象服務的企業不足200家。從實繳資本來看,1.8萬家企業中,只有4984家企業實繳了資本,即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業并未真正投入資本運行。從業人員方面,包含全職工作人員的企業只有5238家,其中200人以上的只有95家,而真正包含專業氣象服務的且包含3人以上全職工作人員的企業不足300家。從地域分布看,氣象類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廣東、陜西、浙江五省,占比約為46.43%。氣象類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業、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研究和實驗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達到72.04%。
行業資本數據顯示,在資本運作領域,涉及氣象行業的企業只有98家,其中A輪的有25家,B輪的有6家,C輪及以上的只有4家,涉及IPO的有16家(主要為新版),大體反映了氣象行業的資本情況。結合目前資本市場的情況,氣象行業的資本運作只能說是萌芽狀態,離發展還有一段距離。
當然,這與中國氣象產業發展的結構是分不開的。目前,中國的研發機構和企業在商業氣象領域的發展比較滯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定位不清晰,即公私不分,公共氣象與商業氣象沒有明確的分界,本土商業氣象主要表現為公共氣象的服務延伸,只有少部分屬于獨立的商業氣象產品(服務);二是供需脫節,本土商業氣象(服務)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產品研發鏈條,市場化難度較大,供給過剩與需求缺口同時存在;三是技術匱乏,本土研發機構和企業在氣象技術方面缺乏自主創新,即使末端創新也比較少,難以滿足現實需要。也正因為如此,在商業氣象需求急速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國研發機構和企業的貢獻就顯得不那么明顯。事實上,我們在氣象科技論文、衛星、雷達、模式等方面也是有很大貢獻的,只是這種貢獻比較基礎,離商業氣象還比較遠。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中國互聯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互聯網氣象服務還是有很大發展的。長遠看,我們的研發機構和企業在商業氣象領域還有一段路要走,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便是如何通過產品設計將商業氣象服務從公共氣象服務中剝離出來。也就是說,公私分離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賈朋群:市場是經濟學上的概念,在描述某個行業的市場行為時,都涉及怎樣的背景和概念?
蔡銀寅: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更關心市場容量,也就是體量有多大。但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我們更關注是否可以形成有效的供需,即價格機制能否正常運轉。通常認為,扭曲的價格機制會造成效率損失,需要政策來矯正。正如上面所說,氣象相關市場的預測分析是比較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價格機制的運行不一定是有效率的。以天氣預報服務為例,預報結論一旦形成,就是一條信息,這條信息可以借助互聯網工具低成本傳播,這個過程中,想搭個便車很容易。需求方的真實偏好得不到有效反饋,可能導致較低的需求曲線,反映在市場中就是供給不足。考慮到這個特征,現實中有很多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用非市場的方式來提供,降低市場扭曲帶來的效率損失。正如前面所言,氣象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是公私分離,只有“私”的部分才好用市場的手段解決,而市場手段的核心是價格機制。換句話說,氣象行業的市場行為可以總結兩個方面:一是進入市場的氣象產品(服務)是否具有私人品(競爭品)的特征,這是保障氣象行業市場能否有效運行的首要條件;二是氣象產品(服務)生產要素獲取的組織形式是市場方式,還是非市場方式,就像前面所說的,氣象基礎設施對企業開放時用什么樣的成本獲得。前者是市場標的(交易對象)的屬性問題,后者是生產端要素供給的方式問題(要素市場結構)。
賈朋群:按照您上面的描述,我國的氣象市場、以及市場背后的氣象產業發展,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目前我國的氣象市場總體體量和發展態勢有什么特征?
蔡銀寅:氣象市場能否形成不能只看需求,也不能只看供給,更重要的是看價格機制能否形成。目前,我國的氣象市場總量,準確地說應該是需求量,應該遠遠超過現有統計數據。我個人認為,中國氣象市場容量可能就遠超100億美元,這主要是跟我國的體制有關。一方面,中國商業保險業不發達,政府在應對氣象災害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外部成本內部化,商業公司可能不會投巨資應對氣象災害,但政府可以,這會使中國的氣象需求比較大;另一方面,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相對集中,足以形成獨立的氣象市場,僅僅交通氣象一個行業的需求,市場都在10億美元以上。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氣象市場的發展可能受制于兩個條件:一是經營權的問題,二是要素市場的問題。這兩者都依賴于未來的國家氣象產業發展策略,或者說依賴于中國氣象體制改革。
賈朋群:氣象裝備是伴隨氣象事業一并發展起來的,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氣象裝備也在不斷被細分和拓展。國際上,例如,氣象傳感器為主要設備的一般氣象觀測網之外,氣象雷達等裝備大有后來者居上態勢。國內這塊市場的特點是什么?
蔡銀寅:由于我國氣象裝備起步較晚,失去了制定標準的先機,技術上并未形成引領趨勢。但是,得益于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我國氣象裝備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尤其在航空氣象方面,并沒有落后太多。雖然很多氣象裝備的核心部件還依賴進口,但國產化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是一個大趨勢。國內民用氣象裝備市場有較大的需求,但受制于人才短缺、體制障礙和商業氣象發展的限制,還未進入暴增階段。我相信,隨著氣象社會觀測的發展,民用氣象裝備會迎來一個大的需求發展。
賈朋群:剛才您提到航空氣象相關的市場,中國航空業數十年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這塊市場的演化和發展有哪些特征?
蔡銀寅:中國航空氣象目前還處于自給自足為主的狀態,在現有可以提供氣象服務的機構中,注冊資本超過5000萬的基本都屬于航空業,如機場、航空服務公司等。這也從側面說明,航空氣象的市場是明確的,只是目前的第三方氣象服務機構還不能提供這方面的專業氣象服務,可能是成本原因,也可能是技術水平原因。但不管如何,中國自己的航空氣象事業,還是有較好的基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隨著氣象監測網絡和預報預警模式的進步,形成獨立的航空氣象服務商是完全可能的。尤其在民航這塊,更精細的氣象服務已經開始由專業的氣象公司提供,航空氣象有可能成為交通領域首先成形的產品線。
賈朋群:雷電防護市場有什么特征?
蔡銀寅:從產業結構角度看,雷電防護應屬于邊緣氣象產業,但這一塊的市場確實比較大,要遠遠超過其他幾個獨立的氣象行業。由于雷電防護的產業形態相對簡單,容易形成,以至于在氣象市場頗受矚目。
長遠來說,雷電防護市場可能會分化為兩個市場,一是作為耐用品的雷電防護工程,包括建筑和室外工程在內的雷電防護設施的設計、建造和維護;二是作為隨機性出現的雷電防護應急措施,包括隨機雷電造成或然性損失和次生災害問題。從經濟學角度看,前者屬于應對雷電的系統性風險,是基礎性工作,后者屬于應對特定風險,屬于預防性工作。未來的雷電防護市場,對于氣象行業來說,其比較優勢在后者,即雷電防護與氣象預測預警及減防災的有機融合,形成偏氣象的雷電防護市場,而前者逐漸融入到建筑工程、機電工程和設備制造之中。
賈朋群:人工影響天氣市場是近年來最受到關注的,其發展面臨什么問題?
蔡銀寅:人工影響天氣是天然的公共產品(服務),目前這一塊的技術還不太穩定,牽涉的問題很多。比較典型的人工影響天氣產品產品是消雹之類的惡劣天氣減緩工作,廣泛存在于農業生產領域。當然,人工影響天氣產品的購買方主要是政府,供應方主要為氣象部門(氣象局屬系統),供求關系尚處于蒙昧狀態。
賈朋群:氣象市場也是市場,國內氣象市場在行業自律和國家相關法規、知識體系和標準化等“標配”方面的建立和完善程度,您有什么認識和評價?
蔡銀寅:國內氣象市場的自律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設備標準類,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約束,當然,這未必就是好事,對于一個發展相對不成熟的行業來說,標準強而容量小,是限制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二是服務類,幾乎沒有什么標準,當然,這也不是什么好事,目前是服務混亂與產品同質并存的狀態,極不利于行業發展。法律法規方面,以氣象法為基準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性有余但激勵性不足,對氣象行業發展也多有限制。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氣象法律法規對氣象基礎設施的規定,導致氣象要素市場的結構不明晰,從而影響氣象產品(服務)的生產。我們說供給側要改革,實際上也包含類似的意思。供給側一方面是說生產,另一方面就是說要素市場。對于氣象行業發展來說更是如此,氣象要素市場,如氣象監測數據的獲取和使用等,是推動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關鍵。然而,出現今天這種狀況,與氣象行業的特殊性是分不開的。一方面,氣象既有公共屬性,又牽涉國家安全,不可能放任;另一方面,氣象產品的私人需求又一直存在,市場激勵不斷擴張。從這個角度看,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缺少一個橋梁,一端鏈接氣象主管部門,保障氣象的屬性不變,另一端鏈接市場,提高要素供給水平,讓企業有渠道組織資源進行產品的生產和供給。這是中國氣象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賈朋群:如您開始所說,國際上針對企業創新能力,定義了“獨角獸公司”。美國和中國分別擁有441家和253家“獨角獸公司”,位于前兩位;而北京和上海分別擁有97家和49家,是中國“獨角獸公司”最多的城市。請問,國際上是否有氣象產業相關的“獨角獸公司”?中國是否已經或將要出現氣象產業的“獨角獸公司”?
蔡銀寅:國際上有一些“獨角獸公司”雖然涉及了一些氣象業務,但并不是主要業務,也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氣象公司。中國的“獨角獸公司”更不可能有氣象公司,試想一下,作為氣象標桿企業的兩華(華云和華風)都離“獨角獸”很遠,更別說其他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體制需要向更加開放和市場化方向轉變,這既是趨勢,更是未來培育真正的氣象“獨角獸”企業的前提。
賈朋群:最新研究表明,21世紀全球治理的特征之一,就是包括私人公司在內的政府之外新的行為體參與其中,打破了之前傳統形式的、由國家主導的條約機制。在這樣背景下,包括氣候治理在內的全球環境治理,當企業成為參與者時,在國際和中國層面上,將會出現怎樣的改變?
蔡銀寅:這只是一種趨勢,離實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外部因素的變化只是有利的條件,真正動力還需要從內部產生,主動適應這一變化。以氣候治理為例,它需要非常多的國家合作,首先是就很多問題達成共識,再就是協調各國之間的利益,然后才是行業間的政策變化,最后才能傳遞到具體的廠商和消費者身上。更準確一點來說,氣候變化問題引發的產業變革應該叫大氣環境產業或者氣候變化產業,是一個廣義的產業類型,氣象只是其中比較小的一部分。比如,圍繞減碳產生的一系列業態的變化,與狹義的氣象毫無關系,但其產值卻可以占到GDP的很大比重,電動車、光伏、風電、垃圾分類等,都是千億級以上的產業,要比氣象行業大得多。再如,圍繞大氣污染的脫硝脫硫、煤改氣(電)、超低排放等行業,也是近萬億級的產業,也比氣象行業大多的。說起來都是大氣的問題,但這些更偏重于環境,因此,無論在國際上,還是中國層面上,企業更應該關注的是大氣環境產業,而不是狹義的氣象產業。氣象企業的未來,更多機會也是蘊含在大氣環境和大氣生態之中,而不是傳統的氣象。
賈朋群:中國氣象企業的創新態勢和展望,氣象企業更好地融入國家氣象事業最緊迫的任務有哪些?中為防雷http://www.youliou.cn/
蔡銀寅: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首先,氣象企業要有更清晰的定位,也就是如何從傳統氣象業務中分離出來,哪些是政府的(公共的),哪些是市場的(私人的),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這一點需要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主管部門來考慮,而不是企業,企業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突破這一障礙。說到底,首要任務是頂層設計的問題。其次,氣象事業發展要主動適應國內國際環境的變化,從狹義的氣象走向廣義的氣象,既可以考慮“氣象+”,也可以考慮“+氣象”,要主動打破氣象產品(服務)的從屬服務屬性,力求向參與決策方向轉變。隨著大氣環境經濟不斷擴展,氣象產品(服務)作為一種核心信息,會逐漸從參考條件躍升為約束條件。這一點,是氣象主管部門和氣象企業都應該做的。最后,氣象企業融入國家氣象事業還需要一些橋梁,這些橋梁可能需要氣象行業協會、新型事業單位、國企等來解決。
賈朋群:謝謝您接受我刊的采訪。祝愿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商業氣象多樣化發展,成為我國高質量實現氣象現代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