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
时间:2023-03-27 10:57:19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一文创作于:2023-03-27 10:57:19,全文字数:33914。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陈晨,董大伟(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北京 100089)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青春特质的党,是永远值得青年人信赖和追随的党。”[1]11这意味着百余年来,党的理想信念与青年的价值理想同心同德,党的奋斗目标与青年的发展方向同心同向,党的行动纲领与青年的实践追求同向同行,党与青年之间的血脉联系构成了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基因密码”,成为党历经百年风雨而依然风华正茂的重要原因。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宝库中探寻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理论渊源,在百年党史中寻找时空激荡的青春共鸣,在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推进青春型政党建设,是理解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关键。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青春特质,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奠定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高度关注青年群体和青年现象。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作家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长期实践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工人阶级在无产阶级解放中的重要作用,从青年的阶级、现实、地位、价值、教育、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这些理论观点奠定了党永葆青春特质的理论基石。
(一)青年本体论决定青年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与青年工人阶级、大学生、先进青年等交往频繁,加深了其对青年群体的了解和认识,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一方面,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因为他们必须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2]304面对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恩格斯认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3]。在分析1848年维也纳起义时,恩格斯高度肯定了大学生们在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约4000名装备优良、训练远比国民自卫军要好的大学生,成为革命武装的核心和真正力量”[4]595-596。马克思恩格斯还将青年看作国际无产阶级大军的决定性的“突击队”,认为无产阶级要想解放全人类,最终获得自身的解放,需要实现青年的国际联合。另一方面,青年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列宁在《致我们的接班人》一文中号召青年:“年轻的同志们,你们要在这方面更加努力地工作,用你们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来建设光辉灿烂的新生活。”[5]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青年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视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毛泽东同志将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邓小平同志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江泽民同志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把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作为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来强调,指出“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1]213。
(二)青年特质论标明照顾青年特点是党赢得青年力量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相较于人的幼年和老年时期,人的青年时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要始终把照顾青年特点作为激发青年潜能的引擎动力。一方面,应该充分把握青年的优势,发挥青年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青年是热情勇敢、胸怀抱负,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的群体。“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尚奔放的激情。”[2]305在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文版和德文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这部他在青年时期所撰写的著作的理论意义,指出“这本书无论在优点方面或缺点方面都带有作者青年时代的痕迹……但是当我重读这本青年时期的著作时,发现它毫无使我羞愧的地方”[6]392。因为在恩格斯看来,正是“青年时期的激情使我大胆作出的英国即将发生社会革命的预言”[6]318。在1840年写给威廉·格雷培的信中,恩格斯说道:“工作,生活,青年人的勇敢精神——这才是实在的!”[7]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表示青年的热情、勇敢、进步与革命往往呈现出自发状态,易于被利用。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恩格斯在介绍维也纳起义的情形时表示大学生军团的青年们虽然反对帝制,但是头脑却一片混乱,完全没有认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敌对的原因。马克思也对青年的进步性与革命性易于被利用表示了担忧。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镇压工人阶级而组织了一支由15岁到20岁的青年构成的别动队。马克思指出:“他们的性格在受临时政府征募的那种青年时期是极易受人影响的,能够作出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和狂热的自我牺牲,也能干出最卑鄙的强盗行径和最龌龊的卖身勾当。”[8]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需要充分把握青年特点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以提升青年的认知水平与判断能力,使青年能够认清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质,真正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生力军。
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特质的思想,按照青年特点与需求做好青年工作。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1]11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开展青年工作时,始终准确把握青年特点,深入了解青年特征,同时加强自身修为,不断创新、自我革命,以提升对青年的吸引力,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特质的重要秘诀。
(三)青年教育论表明培养好青年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照顾青年特点的同时需要严格要求青年,始终把校正人生航向作为青年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青年教育,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教育。“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9]217一方面,要以正确思想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1866年的日内瓦代表大会上,面对部分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和工人由于未能认清蒲鲁东对空想主义者的假批判和假对立而被迷惑,马克思特意撰写了《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以帮助无产阶级青年认清蒲鲁东主义的本质,摆脱这些陈腐思想的毒害。面对由于党派竞争导致部分俄国青年出现思想误区,列宁提出应借助马克思主义来引导青年的思想与行为。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他指出:“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10]另一方面,要全面培养青年,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青年的教育是
提醒您:因为《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在线阅读地址:理论·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青春特质的三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