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宋明理学研究全文阅读
首页
玄幻
武侠
科幻
历史军事
都市言情
科普学习
现代
古典文学
哲学心理
书评
外国小说
文学理论
侦探推理
惊悚悬疑
传记回忆
杂文随笔
诗歌戏曲
小故事
下书网
>
古典文学
>
宋明理学研究
第九章 结束语——对宋明理学的几点认识
书籍名:《
宋明理学研究
》 作者:
张立文
推荐阅读:
宋明理学研究txt下载
宋明理学研究笔趣阁
宋明理学研究顶点
宋明理学研究快眼
宋明理学研究sod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明理学研究》第九章 结束语——对宋明理学的几点认识,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从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后者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哲学思维发展的重要飞跃,这就是从隋唐佛、道哲学演变为兼容并蓄儒、佛、道三教的“理学”形上学。
一、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逻辑的发展
从中国古代理论思维自身内在逻辑发展来看,“理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唐代寺院经济的高度发达,为佛教各宗派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一些佛教和尚已能够专习经论,因而形成了各有独特教义、教规以及传法世系的佛教宗派。但由于中央集权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以及改朝换代的变化,各统治集团之间对于佛教各派的信仰和支持力度不同,而佛教各宗派也往往寻找某一最高统治者或某一贵族集团势力的支持,以便求得自身的发展,也使佛教各宗派判教的力度加强。虽然统一的唐王朝要求统一佛教,各宗派也在追求“圆融无碍”中“圆融”其他宗派,但仍自立门户。与此同时,道教也得到发展,李渊、李世民为借道教教主老子姓李来提高自己姓氏的门第,在三教并蓄中,把道教安置在佛教和儒教之上,以表示对道教的重视。佛、道虽有区别,如在生死观上,佛教主涅槃寂静,以求来世,道教主长生不死,以求今生;在形神观上,佛教倡灵魂不死,道教倡肉体飞升;在修持方法上,佛教主“养神”,修行,“顿悟”成佛,道教主“炼形”,吃药,羽化登仙,但都要超脱现实尘世,以便进入彼岸世界的佛国或仙境。
隋唐佛、道的发展,给社会造成了三方面的后果:一是唐末至五代的长期混乱、分裂,社会失序;二是宗法伦常的丧绝,道德的失落;三是价值理想的迷失,精神家园的空虚。“理学”担当了拯救这种失序、失落和迷失的责任。“理学”的实质是把佛、道“养神”、“修身”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佛、道通过“修身”而达到脱离苦海红尘的现实世界,到达成佛成仙的彼岸虚幻世界,则“理学”是要通过“修身”,而达到实现圣人之治的此岸现实世界。把佛、道的出世引入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此其一。其二,佛、老的教理在某些方面是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违戾的。唐代佛、老的盛行,冲击和削弱了宗法伦理道德,以至出现五代伦常败坏的情况。理学家体认到,要结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稳定的长治久安的统治,必须重整儒教伦理纲常。所谓重整,除法定的条文以外,重要的是给予伦理纲常以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的论证,既使之神圣不可侵犯,又使之深入人心,人人遵而行之。其三,佛、道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是超越现象的空虚世界,以四大皆空、万象皆无,而求彼岸的佛国和仙境,而与儒教的三代王道乐土社会理想异趣;儒教圣人的理想人格,亦与出世的成佛成仙迥异。圣人有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社会担当,佛、老只图自身清修,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理学给出“天理”的价值理想,给予人以安身立命之所和精神家园。因而,“理学”起而代替隋唐佛、道,乃是古代理论思维自身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书籍:
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
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
斯宾诺莎哲学研究
思辨哲学新探
明代哲学史
好好拜託: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爆款短视频:如何频繁产出刷屏视频
社交恐惧心理学
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瞧!不一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