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卦第八
《四书五经全本 第五册》比卦第八,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比”通常指一种认识的方法,即比较、对比、比照,等等。用来确定事物的比例、比重,等等。但“比”的本意,主要还是亲比的意思,一般指人或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所谓比喻、比拟、比兴,以及比较、对比等,都需要将互比的双方放在一起作比,才可得出比的结果,引出比的意象。因此,比就是关系的紧密,如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形容的那样。
那么,比的行为或态势是否值得称道呢?看来需具体分析。对于有伟大志向的同道者来说,比无疑是一种亲密无间、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人际关系。而对于心怀诡计、相互勾结的恶人贼党来说,比则是指狼狈为奸,亦即所谓的“比周”。《荀子·臣道》说的“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以及《论语·为政》所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都是同一个道理。
从易家“网开一面”,让叛逃者离去而不加强制,待心悦诚服真心来归顺才亲比的做法,可以联想到诸葛亮“七擒孟获”而释放了敌手,终于使他真心臣服而归顺,巩固了蜀国大后方的历史故事,这就是修养《易经》比德的成功例子。
比bǐ吉。原①筮shì②,元③永贞,无咎。不宁④方⑤来,后夫⑥凶。
①原:再一次。②筮:占卜。③元:始。④不宁:不安定。⑤方:古代将诸侯、小国称之为方国,或称为方。⑥后夫:指迟迟不来的人。
比卦象征相亲相辅,吉祥。再一次占卜的结果,是只要决定诚意,亲辅有德君长久而坚贞,就不会有灾祸。不愿臣服的邦国来朝,迟迟不来的人会有凶险。
《彖tuàn》曰:比,吉也。比,辅①也,下顺从也。崔觐:下比于上,是下顺也。“原筮shì,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②也。
①辅:辅助。②穷:尽。
《彖传》说:相亲相辅,必有吉祥。“比”是相互辅助,如下位顺从于上位。“再一次占卜的结果,是只要决定诚意,亲辅有德君长久而坚贞,就不会有灾祸”,说明此爻刚毅中正。“不愿臣服的邦国来朝”,是指上下五个阴爻都与九五阳爻呼应。“迟迟不来的人会有凶险”,是指相亲相辅之德已穷尽。
《象》曰:地上有水①,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①地上有水:比卦,下坤为地,上坎为水,因而说“地上有水”。
《象传》说:地面布满水,象征着相亲相辅。古代贤君便是以此德封建邦国,与诸侯相亲相辅。
初六 有孚fú①,比之,无咎。有孚,盈②缶fǒu③,终来有它,吉。虞翻:坤器为缶。坎水流坤。初动成屯。屯者,盈也,故“盈缶”。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①孚:诚信。②盈:满,溢出。③缶:陶制盛水器,如今天的陶罐。
初六,心怀诚信,相亲相辅,就没有灾患。诚信如充盈酒缸的美酒,终将有人前来投附,必然可获吉祥。
《象传》说:比卦的初六爻,表明将获得意外的吉祥。
六二 比之自内,贞①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①贞:卜问。
六二,相亲相辅发自内心,结果就可获吉祥。
《象传》说:“相亲相辅发自内心”,说明没有失去自己的主动性。
六三 比之匪①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①匪:通“非”。非人,不合适的人。
六三,相亲相辅于不应当亲近的人。
《象传》说:“相亲相辅于不应当亲近的人”,难道不是很悲伤的事吗?
六四 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①”,以从上②也。
①贤:贤良。指六四言。九五为君王,六四为辅佐之贤。②上:指君主。
六四,在外亲密亲附于君主,结果可获吉祥。
《象传》说:“在外亲密亲附于贤明的君主”,说明要以这样的态度顺从尊上。
九五 显①比。王用三驱②。失前禽,邑人③不诫jiè④,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⑤逆⑥取顺⑦,“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⑧也。
①显:显扬,显著。②三驱:古代帝王狩猎取乐时,从左、右、后三方驱赶禽兽,就叫三驱。③邑人:此泛称普通老百姓。邑是古代的居住点,有如后世的村落。④诫:戒备,警惕。⑤舍:弃。⑥逆:迎面而来。⑦顺:顺从。⑧中:中正。
九五,以光明之道相辅佐的例子是:君王狩猎,由三面包围驱赶,听任前方的禽兽逃走,只追逐而不猎杀,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吉祥。
《象传》说:“以光明之道相辅佐”的吉祥,说明君主居位端正适中。舍弃背逆而只取顺从,正如“听任前方的禽兽逃走,只追逐而不猎杀”,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这是说君王谨守中庸之道让臣民不惊。
上六 比之无首①,凶。荀爽:阳欲无首,阴以大终。阴而无首,不以大终。故“凶”也。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①首:首领,领袖。
上六,相亲相辅于人而不领先居首,有凶险。
《象传》说:“相亲相辅于人而不领先居首”,说明未能善始善终,故没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