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东方维也纳体系 上
《谋清》三十八 东方维也纳体系 上,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今天更行的有点晚了,不过看在俺以往努力的份上大伙少骂两句吧!
以下正文:
--------------------------
燕无良将尚泰安排在钓鱼台,让尚泰好好休息一下,他自己就忙着去迎接其他陆陆续续入京的宗藩王爷和使臣去了。
到了九月十六,各藩国的人员都到齐了,甚至那个萨摩藩的岛津也到了。
这些藩国的使臣、藩王也被安排这去看了怀柔的军械局、山西的煤矿、上海的棉纺、苏杭的丝织,当让朝鲜的“新农村”经济也是肯定要去看的。
他们溜达了一圈也就到了十月十五,这天各国的使臣、藩王在燕无良、僧王、世铎、仁寿四位议政王的带领下,上了正阳门(现在的北京前门)。
开始的时候这些使臣、藩王还不知道这些要自己做什么,早早到了的众人,一个个的看着正阳门外的一条新修建的大街。
这条大街东西走向,可由八架马车并行而不拥挤,道路两边是茵茵的松树,这路也不是平常见得土路,是由燕无良设计的水泥烧窑直接搞出来的水泥配合沙子、石子搞出来的。这些人发现这条大街上一个行人都没有,接到两边站满了上国的军人,这些人在诧异的时候,就听见一声炮响。
接着就是由东面快速过来的一匹白马,马上一员战将,脚上一双库仑皮革厂的小牛皮黑长筒军靴,下身一条黑色红裤线军裤,身着黑色义勇军秋季军官大衣,腰间一条义勇军棕色腰带,一定无沿六角黑义勇军军帽;这一身的黑的透亮的服色,和那一个根杂毛都没有的白色战马响应成辉,看得燕无良这后世来的人都有些痴了,这位是谁啊?义勇军第一悍将——刘铭传。
这些藩王、使臣正愣神呢,刘铭传已经到了正阳门下,一个嘞缰、一个甩蹬旁人没看清间,已经四平八稳的站到了地上,看得老行家僧王、仁寿两个直点头,看着燕无良的眼神那是个嫉妒啊,燕无良看见后冲二位王爷拱了拱手,笑笑没说话。
刘铭传站稳后,在已经被晒热的地板上,“乓”的一声,脚跟并拢,拔出腰间的长指挥刀,一个银花甩将过去,刀已经停到了刘铭传的面前,“臣义勇军副都统、直隶提督刘铭传,诚请诸位王爷、使臣检阅我大清皇家义勇军!”
“准!”
燕无良一个准字说完,下边又是三声炮响,众藩王、使臣还不明白的时候,东边已经传过来,轰隆隆的整齐的脚步声,几个眼神好的使者已经开始倒吸凉气了。
就看见东边的道路上,在一瞬间就多出来十几个黑色的方块,然后就是向着自己所在的地方前进。
随着轰隆隆的声音逐步的加强,这些藩王、使臣眼中出现了那一个个黑色小方块的真实样子:这是由400人组成的一个方阵,一共是十五个。这些参加检阅的义勇军步兵全部都是黑衣黑帽黑靴,背着二年式后发步枪,起步走到了距离正阳门半里的地方,在刘铭传的一声呼喝下,“立定!”
“轰隆!”所有的人都是脚跟一并!
刘铭传骑在白马上,将指挥刀一劈,“上刺刀!”
“哗啦”很轻便的一个声音,全体受阅的义勇军都将刺刀上上了。
刘铭传看着自己这些个平常骂骂咧咧中的“孬兵”的优秀表现,“举枪!”
“杀!”在杀子落地后这个义勇军受阅部队全部举枪完毕。
燕无良在楼上看的很清楚,自得的向僧王点了点头,僧王凑过去,“你小子不错啊!等着待会我们骑兵上来,你小子再笑吧!”
燕无良笑笑没说话。
这时候,第一方阵已经到了正阳门前,在这个方阵的举旗官“正步走!”的呼喝下,轰隆隆的脚步声,变成了大皮靴子敲击地面的生硬声音。
等第一方阵的旗官到了城门正中的时候,燕无良走到了城垛边上,举起自己的右手,挥了挥,“弟兄们好!”
底下的义勇军士兵按照事前安排好的,“为了****!”
燕无良接着就是:“弟兄们辛苦了!”
“帝国万岁!”
“义勇军万岁!”
“****无疆!”
就这么一个个方阵过去,燕无良、僧王、世铎、仁寿几个人每人都过了几回瘾,步兵就都过去了,接着就是远远的一批身着黑衣、黑袍的骑兵的方阵过来了,这些可都是僧王自己一个人一个人挑出来的,不光是人,就是马也全都是棕色的上等战马,走过来的时候,那步子都是一样的,没有丝毫的混乱,一共是三个大方阵分别代表蒙古八旗、满八旗、汉八旗。
不过喊话的时候就很有意思了,先过来的是蒙古八旗,世铎上去那蒙古语喊的话。到了满八旗,就是僧王过去用满语喊话了。到了汉八旗,就是燕无良这个冒牌王爷喊话了。
等这三个骑兵方阵过去后,这些藩王、使臣就傻眼了,下边的过来了十个炮兵方阵,其中五个炮兵方阵和前面的义勇军是一个打扮,他们的大炮只有两种,小型火炮和中型火炮,而后面的五个方阵就把接到邀请的西方大使们都给惊呆了,这是巴特尔在朝鲜吃亏后专门奏请朝廷建立的骑炮兵,不过他们的打扮全都是灰色的而不是义勇军的黑色军服,他们的火炮最小的也是轻型火炮,最大的是刚刚从奥地利进口的七十二磅重型开山炮,一共是十六们,没门炮都是十六匹马拉着!
并不是清军的火炮多么强大,而是因为这些拉炮的马实在是太多了,马匹较少的奥地利大使彼得哲已近在心里,骂了,“妈的最小的十二磅炮清国都是用4匹马拉,马可真******多啊!”这不是废话吗?满清得国是沾了便宜,但是人家毕竟是骑兵出身的政权,加上和蒙古族的同盟关系,可以说几乎四分之一个中国都是人家的牧场,要说粮食他们缺有人信,你要说清朝缺马,打死也没人信啊!所以燕无良、僧王他们知道在朝鲜因为大炮机动过慢后,就同意了朝廷大批量建设骑炮兵,到今年底预计骑炮兵的大炮可以达到中型火炮六百门左右,重型火炮可以达到四百门,大型重炮也可以达到五十门左右。
这些炮都是那里来的?都是在天津的海河里打捞上来的英国的海军大炮,现在在清军的装备中,反倒是直接支援步兵的轻型火炮较少,弹药方面也比较少。不过这种从别人那里意外继承过来的强炮兵火力和自身过份发达的骑兵机动系统,都造成了中国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的优势,尤其是在第二次清俄战争后,很多那次战争中幸存的俄罗斯将军,说什么也不同意和大清帝国在西伯利亚开战了。
而这种骑炮兵高机动、重火力的特点,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装甲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专用出气筒——俄罗斯更是被打得苦不堪言。甚至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也没有专门的炮兵,中国的炮兵都是隶属于步兵师团、旅团或者是先期隶属于骑兵的骑炮兵以及后来的装甲部队的自行火炮部队,而唯一独立的炮兵部队,还是专门从属于后来的大本营战略炮兵,不过这只部队很快就被分配到了各集团军去,而该部队最后得以保存建制的原因是那个时候中国具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原子弹。
等这些炮兵部队过去后,过来的就是深作草绿色制服的工兵集团,这些部队先在隶属于义勇军,但是他们实际上原来都是绿营的人马。这些工兵可不是大伙以为的建设工兵,而是专门啃硬骨头的战斗工兵,因为燕无良在兵部的档案里发现,自己到来前的两年年发生的抗击英法的战争中,绿营的死伤要远远多于八旗,在和成保了解后,燕无良知道了,这些绿营的人都是十分勇敢的,仅仅是没有正确的战术加上武器的落后,才存在了这么巨大的伤亡,至于满八旗为什么没啥死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是神行太保的好学生——溜的快!
这样燕无良就开始在全国的绿营中寻争集士兵,还别说这些人除了不认识字以外,要比义勇军的斗志强上不少,毕竟他们中大多都是打老了仗的。这些人在被突击训练了半年技战术,并且在军棍和银子的威胁利诱之下,吐血挠头的学了一年多的文化,也算是满清军队中的秀才部队了!不过他们将来面对的战场环境也和他们现在每个月比义勇军普通士兵要高一半的军饷是成正比的,所以这些人现在也知道自己是大清将来最能吃苦、攻坚的部队。
看着这些个装备四枚手榴弹、一直短后装步枪、50发子弹、一只zha药包、一柄工兵铲和两把刺刀的清国工兵,台上的西方使者都有点惊呆了,他们中奥地利大使彼得哲和新任普鲁士大使维托奥都是军人出身,一看就知道这些军人是工兵,但是对于工兵这个样子的武备他们还是没有搞明白的。不过没有人给他们解释,他们也就这个样子了。
在工兵过去后,最后的一个方阵是中国人传统的项目——献俘。
看着这些个金发碧眼的俘虏,城门上的所有的西方使者都知道,这是俄罗斯人,但是满清的藩属国哪里分的清楚。
不过这些个俘虏显然们有献俘的自觉,一个挺胸抬头的,反到显得押送他们的湘军士兵很土气了。朝廷在筹备这次阅兵的时候,为了平衡全国军队中各派系的力量,决定以义勇军、八旗为主,义勇军中很多是绿营过来的,但是湘军呢肯定是要露头的,但是湘军的训练、装备都比较落后,所以就给了他们献俘的机会,淮军嘛因为刘铭传原来就是淮军将领,所以就不给他们机会了,楚军的左宗棠朝廷给了他最后巡阅的机会,待会他就会出场了,至于其他川军啥的朝廷也实在顾不过来,只好给他们的头子找点功劳,赏点子黄马褂啥的就算了。
这帮子去年被抓后来的老毛子,初始的时候燕无良是想敲俄罗斯一笔银子,但是后来把伊戈季纳夫给轰走后,燕无良才知道自己被伊戈季纳夫给忽悠了,这帮子人中除了不到百十人的炮兵和军官外全是俄罗斯的罪犯,他们就是都死了沙皇那个吝啬鬼也给不了为了他们流一滴眼泪,气得燕无良当时就想杀人,但是后来在石赞清这个知道历史的家伙的劝诫下,这帮子人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的皇家保卫者——大内侍卫了。今天来之前这些皇家侍卫是说什么也不愿意来,在他们眼里这个国家是唯一给自己自尊的国家,他们怕他们被这么献俘了,回头抬不起头来。最后没有办法燕无良答应给他们涨两个月的工钱。这帮子为了钱啥都敢干的家伙就来了。不过他们这挺胸抬头的哪里有点俘虏的样子,搞得燕无良很不爽,决定回去先给他们发两个月高工资,然后再找个由头给他们再扣回来。
虽然阅兵式有点瑕疵,但是对于这个老大帝国而言,能有一次在全体宗藩、西洋列强基本到齐的情况下,显示这个老大帝国的军力,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全体人员都过去后,燕无良这位首领议政王下了城楼,上了左宗棠陪乘的检阅马车,开始了一路的检阅,最后燕无良在回来的时候,大喊一声,“我中华几千年文明,就要靠尔等保护!尔等定要做到,首战用我……”
底下突然响起——用我必胜!
这样,大清帝国在同治三年的年底的宗藩大会在****的阅兵式结束后正式开始了。
不过燕无良在阅兵式后得到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传递的消息,俄罗斯人向中亚地区调动了一部分骑兵,向远东地区调动了一个师的陆军,他们的海军也开始向东方运动了。不过等他们的陆军和海军到远东的时候,至少也要是明年的夏天了。所以燕无良没有在意。
这个消息燕无良没重视,但是另外的一个消息燕无良就有点觉得搞笑了,彼得哲在阅兵结束后,花重金要购买全套的工兵装备一套,走的是燕安的路子,但是燕安没敢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