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滚滚红尘美利坚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哲学心理 > 滚滚红尘美利坚

破解美国的杂种文化

书籍名:《滚滚红尘美利坚》    作者:张咏霞
推荐阅读:滚滚红尘美利坚txt下载 滚滚红尘美利坚笔趣阁 滚滚红尘美利坚顶点 滚滚红尘美利坚快眼 滚滚红尘美利坚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滚滚红尘美利坚》破解美国的杂种文化,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兰楚

《红尘滚滚美利坚》是对美国多元的 “杂种文化”的一种破解。

近年来“杂种文化”这个词语,常常被人提起,这种文化跨越了民族和疆界,既传统也现代,既东方也西方,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生活环境都有这种“杂种文化”的色彩,它涵盖了身份的表达、生活方式的渗透、文化的融合等等。这种很宽泛的文化环境下,常常会让人没有归属感、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茫然,该如何是好?这正是这本书中要写的。

生搬硬套的解读会让人厌烦,这本书却不是这样,它尽力在贴近生活的本原,它用真实的事,对美国社会的多元性一一解读,看似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平常事儿,作者却用大家手笔,气魄地展现出一个美国各阶层社会的人生百态。

这本书中涉及的“杂种文化”范畴很广,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小到一个小华侨的成长以及若干个背景和经历不同的美国华侨生活现况,大到中美商业核心战争的博弈,中美高层会晤的内幕等,甚至又深入剖析了近年来态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目的就是一个,不做“竹升”族。“竹升”,是老华侨形容后代的,意味是如粗大的竹结一样两头不通,既脱离了原来的传统文化又无法适应美国的现有文化,成为活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人。

其实,何止限于闯荡在美国,每个人都有异乡闯荡的经历,迥然不同的生存方法、生活方式、习俗差别,都会摆在我们面前,尴尬地生存在这种文化夹缝中的拓荒者,急迫需要解决、适应、接受、融合“杂种文化”的问题。作者说这是一本“在美国生活的工具书”,这样概括比较准确。从另一个的角度想,也是一本通用的“生活工具书”,用一种清晰准确的思路,教我们如何在多元的“杂种文化”中寻找差异和资源,进行沟通交杂,从而更好的嵌入和扎根于异乡的生存环境。

多年前,曾有一本类似的旅美体裁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给挣扎在异乡的人们带来无数痴迷与激情,而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这本《滚滚红尘美利坚》,它带来的更多是厚重而平实的人生智慧,这是岁月的凝练,它才是生命中最终要沉淀来下的、永不褪色的东西。

另外,文笔上说,这本书貌似一板一眼,却不缺乏风趣。有个片段,让人捧腹。作者在美国买了一小块地皮,雇佣老美“临时工”盖房子,按天结算报酬。这帮老美“临时工”早上七点多钟来,下午三点多钟下班,其中还要有午饭、小休、喝咖啡时间,一天只工作五小时,这种工作真是“滋润”又潇洒。但房子等不起啊,只好全家及朋友们都上阵监工,以防老美“磨洋工”。这也反映了中美的传统观念冲突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像情景剧,站在地狱看天堂,为谁辛苦为谁忙”,正是《滚滚红尘美利坚》这本书选择的角度。生于广州,80年代初移居美国,经过打拼,现已当上了美国国会商业咨询理事会荣誉主席、美国纽约州唯一亚裔代表的张咏霞,正是这样冷静、透彻地审视着美国社会和文化。

身处其间却不了解,那是正在地狱里挣扎的时候,当明白顿悟之后,说明你已经站在天堂之上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古代名宴的那些事儿 格老子四川人 高高的树上 感情经济学:如果梁山伯懂点博弈论 该不该把桥上的男人推下去 风风雨雨一百年 芳心似火:兼论齐国的恣与累 汉字起源新解 汉唐精神 国学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