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巴黎的盛宴》第102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他们租了一辆救护车。玛丽-贝特•奥朗斯想回住处取他的绘画作品带回巴黎。她要求救护车返回桑比尼,然后又到别的地方取其余的画作。这样一来,来回耽搁了二十四小时。当他们最后到达巴黎时,苏丁的胃已经大面积穿孔。1942年8月7日进行了手术,9日早上六点,苏丁停止了呼吸。送葬的艺术家的人数少得可怜,但其中有毕加索和还没有去集中营的马克斯•雅各布。他被埋葬在了蒙巴那斯墓地。帕森和他的女人们在那里已经等待他十二个年头了。
塞姆•苏丁坟墓的地皮属于奥朗斯家族。他的墓上没有插犹太教的五角星,而是一个天主教的十字架。虽然不合情理,但绝非独一无二。他墓碑上的题词不仅出生日期被搞错了,连他的名字也被写错了……
III 蒙巴那斯,开放的城市(二)第142节 丁香园丑闻
……于是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起初几乎没有引起家人的警惕,直到有一天在公众中发生了一些极端行为,人们才知道他是诗人。
路易•阿拉贡
1925年7月的一天上午,文人们再次在丁香园酒馆聚会。这是《新文学》杂志在为天主教的象征主义诗人圣-波尔•鲁克斯退居法国西部菲尼斯太尔省的卡马莱而举行的饯行宴会。超现实主义派人士均受到了邀请,因为《新文学》杂志专门为诗人圣-波尔•鲁克斯出版了一期专刊,而超现实主义派人士似乎都为该期刊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超现实主义派人士们认为圣-波尔•鲁克斯是属于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人,也就都原谅了他顽固的宗教观念。安德烈•布勒东给他的题词是“世上的明白人”。二十年后,阿拉贡在他的《共产党人》一文中,向这位被他称为“十分了不起的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布勒东和他的朋友们都出席了这一饯行宴席。除了他们之外,参加聚会的人还有雅里演出《于布王》的那个剧院老板吕涅•坡。布勒东谴责他在大战期间曾经被反间谍机构雇用当过反间谍特工。宴会由在主席台就座的拉希尔德女士主持。布勒东后来承认:“主席台(拉希尔德女士)的几句话使我们大家勃然大怒。”[摘自安德烈•布勒东的《与安德烈•帕里诺的谈话》]在场所有人的神经立即都紧张了起来。不应该把人们的火冒三丈仅仅归结于小文人们出席宴会,而超现实派人士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不久前,法国驻日本大使保尔•克洛代尔阁下向《Comoedia》发表谈话,称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实质是“男子同性恋”,他在文章中同时还回顾了在大战期间他的伟大功绩:他从拉丁美洲购买肉品养活盟军。超现实主义中的好事之徒们利用了这一高尚的集会,对这位大使阁下进行报复。他们散发了大量带有血腥味的血红传单,其内容如下:
只有一种思想道德是站得住脚的,即一个人不能既是法国驻外大使,同时又是诗人。我们利用这一机会公开宣布我们从思想到行动上均同所有法国的东西决裂,划清界限。我们在此申明,为一个出售猪狗的国家利益服务的行为属于背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我们永远地把您视做学究和流氓恶棍,不惜名誉受到损害。
[摘自1977年出版的让-雅克•布罗希耶的《超现实主义者们的冒险行为》]
宴会上的气氛紧张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只要有一点儿小小火星,就会引发爆炸。拉希尔德女士在达达主义盛行的时期,曾经号召这些勇士向社会那个无忧无虑的堡垒进攻,鼓励他们纠正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的年轻一代。在这一天的宴会上,她的发言火上浇油,引起了冲突。因为她重复了几天前在一次采访中她已经表达过的反德国言论:“法国女人都不应该嫁德国人!”她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所有人都听见了。这一言论恰好触及了超现实主义者最敏感的问题——德国。正如阿拉贡所说,超现实主义者经常帮助法国的敌人——德国,特别是在《凡尔赛条约》签订、盟军占领鲁尔河之后,甚至在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919年1月5日被艾伯特反动政府杀害。和卡尔•李卜克内西被杀害之后,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帮助敌人。另外一个原因是布勒东站起身来十分冷静地说:“女士,您的讲话对我们的朋友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祖籍德国的法国画家。德国科隆达达运动的奠基人之一,超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极大的侮辱。”
马克斯•恩斯特随声附和其上司的意见。然而,布勒东对德国的失败十分失望,恩斯特却为法国的胜利深感自豪。这一下子,宴会的会场就炸锅了。
冷不防从空中飞来了一个苹果砸在布勒东的身上,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布勒东将一块餐巾扔到了拉希尔德女士的脸上,口中喊道:“女土匪!”
“她诬蔑我们!”一个与会者推波助澜地责骂。
圣-波尔•鲁克斯努力劝说双方,企图让局势平静下来,他大声嚷道:
“好了,好了。不能这样对待一位女士,我们应该礼貌待人!”
“礼貌?什么礼貌?我们必须以牙还牙!”
这样一来,整个大厅乱了起来。带汁的鱼、蔬菜、盘子、碟子、酒与杯子像炮弹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
菲利普•苏波“嗖”地一下跳起来,双手抓住固定在屋顶上的吊灯支架,身体悬空,双腿甩动,阻挡着漫天飞舞的“流弹”。路易•德•贡扎格从旁边一个包间冲出来,加入了反对超现实主义派的行列。安德烈•布勒东用拳头砸碎玻璃,打开窗户,看见人行道上已经聚集了好大一群人。马克斯•恩斯特用双手合成喇叭筒,大声呼喊:“打倒德国!”
“打倒法国!”米歇尔•莱里斯喊着作为对他的回答。
“中国万岁!”第三个人喊道。
“里夫人Rifains,摩洛哥北部的一个部落民族。万岁!”有人喊道,意为怀念在摩洛哥起义的柏柏尔人。
聚集在人行道上的人群中,有一位妇女朝窗户方向投过一道目光。她是俄罗斯人,不到30岁,名叫艾尔莎•特里奥莱。透过被打开的窗口,她发现了一位身穿礼服的美貌男子不声不响、文质彬彬,在眼前的一片大喊大叫、大打出手的混乱之中,他一直保持着十分平静的态度。
这位男子没有注意到她。他有如鹤立鸡群,不久他就转过身去,伸手挡住向桌子飞去的一把香蕉。特里奥莱向她旁边的一个人打听此人是谁。显然,谁都不认识他。她在圣米歇尔大街的路边上发现一张长凳子,她登上那张长凳子,继续向那个位置看的时候,那人已经不见了。她继续寻找,没有任何结果。于是,她从长凳上下来,走了。她的心像被此人带走了似的,她明白刚才见到的正是她长期寻觅的心上人。
丁香园酒馆内,圣-波尔•鲁克斯在一片狼藉中仍然在极力劝说大家恢复冷静。但丝毫不起作用。米歇尔•莱里斯又来到窗口,大喊一声:“德国万岁!”
聚集在人行道上看热闹的人们勒令他下来,给大家讲明他的道理。人们则把他打了个半死,及时赶到的警察把他带到警察局,关起来又狠揍了一顿。藤田认为是罗伯特•德斯诺斯在警察局找到爱德华•埃里奥这个后门,为米歇尔•莱里斯说了情。他才被警察局释放。
丁香园丑闻影响颇大。第二天,新闻媒体异口同声地一致反对超现实主义派,说他们是“蒙巴那斯大街的恐怖分子”。文人协会、战斗作家协会与《法国行动》报协同一致,号召所有新闻媒体从此不得让这些危险分子的名字见诸报端,以切断他们与公众的一切联系。
在巴黎市,捣乱分子闹事这并不是第一次。但在蒙巴那斯,特别是在丁香园酒馆,诗人、画家和作家间为艺术以外的原因发生打架斗殴的现象过去从未发生过。
安德烈•布勒东也承认:“为圣-波尔•鲁克斯饯行宴会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超现实主义派与那个时代的其他思想派别从此彻底决裂了。”
举行饯行宴会的当天上午,布勒东和他的朋友们参加了一个反对摩洛哥战争的组织,并且准备派遣法国志愿军参加反对阿卜杜拉-埃勒-克里姆Abd-el-Krim(1882—1963),摩洛哥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