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全文阅读
首页
玄幻
武侠
科幻
历史军事
都市言情
科普学习
现代
古典文学
哲学心理
书评
外国小说
文学理论
侦探推理
惊悚悬疑
传记回忆
杂文随笔
诗歌戏曲
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第三篇主要文章(6)
书籍名:《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 作者:
沈宝祥
推荐阅读: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txt下载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笔趣阁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顶点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快眼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sod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阐述真理标准问题的第三篇主要文章(6),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文章将笔锋一转,提出了学先进的问题。文章概括地指出这样的情况:“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有人认为,先进单位的经验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要学先进,就得具体地学;先进单位怎么做的,你就得一项一项都照着做。如果不这样,就是对先进单位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文章以山西省的大寨大队为例,指出主要应当学习大寨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是当时条件下的提法)。文章说,这样地肯定大寨的经验,是很具体的肯定,绝不是什么“抽象肯定”。文章进而指出,先进单位的许多具体经验,总是同一定的具体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绝不能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照抄照搬。文章还很尖锐地指出,有些人把具体经验充当根本经验,硬要别人完全照搬,人家不愿意,就说别人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是“反对学红旗”,这当然是完全错误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大家关心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上进行拨乱反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是很有作用的。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这一篇,是《理论动态》有关真理标准问题转载的唯一的一篇文章,当然也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上海复旦大学1978年第1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几篇论述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胡耀邦看了这个刊物后给予很高的评价,给理论动态组写了如下一段批语:
今天收到这本刊物,翻了一下,觉得敢于接触实际问题,内容多彩,文风也较好。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空气仍很沉闷,哼哼哈哈的东西很多,相比之下,就更感到这个刊物可爱。你们赞不赞成以“介绍复旦学报和它的一篇论文”为题,搞一期《理论动态》?介绍的话,有十来句就够了。论文是选“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还是选“论真理没有阶级性”为好,我拿不太准,看来各有千秋,请你们斟酌。如果可行,提议下期就发。
1978年10月27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刊十年。1978年10月复刊出第1期。复刊词中说,学报要多刊登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材料、有分析、有作者自己观点的文章。在该刊第1期,开设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专栏,刊登了七篇笔谈短文,还有两篇论文。在当时来说,《复旦学报》确实是“敢于接触实际问题”的、很有生气的学术理论刊物。胡耀邦对北京的不少学术理论刊物不大满意,认为联系实际、接触实际太少,书卷气太浓。他对复旦大学这份学报很赞赏,要求《理论动态》转载其中的一篇文章,并要加编者按语,显然是希望起一种导向作用。理论动态组同志研究后,主张转载《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这一篇。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这篇论文的作者林永民,当时是复旦大学哲学系一位比较年轻的教师。这篇文章针对性强,有理论深度。坚持“两个凡是”的人武断地认为,提出实践标准,就是否定理论的指导作用;主张在实践检验中修正补充理论,就是“要砍旗”。这篇文章针对这些指责,也针对当时一些人存在的某些模糊观念,有理有据地作了反驳、剖析和论述。文章指出,革命导师十分重视理论的作用,也是最尊重实践的。文章着重阐述了尊重实践与重视理论的一致性。文章说,理论在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同时,实践也在显示和衡量着理论作用的好坏、大小,鉴别着理论本身的正确与错误。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不是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之外,而是在同一的认识过程之中,是同一认识过程中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文章指出,混淆两者的区别或割裂两者的统一,都是错误的。这就从认识论原理的高度驳倒了坚持“两个凡是”的人对实践检验真理的曲解,驳倒了他们对坚持实践标准的人的指责,甩掉了他们给人扣的“砍旗”这顶吓人的大帽子。文章进而指出,实践无止境,认识也无止境。真理是没有顶峰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每时每刻都在指导着千百万革命群众的实践,同时,它本身也受着实践的不断检验,因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显示着它的强大生命力。文章的这些论述是精辟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书籍:
这样读资治通鉴:大国崛起
这里是老北京
这才是晚清
这才是宋史(壹)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赵晓岚说李煜:林花谢了春红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长沙白茉莉
出轨的历史:真实的武则天
夜班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