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历史军事 >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实》文的撰写和修改(4)

书籍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    作者:沈宝祥
推荐阅读: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txt下载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笔趣阁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顶点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快眼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实》文的撰写和修改(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文章修改的问题上,我还要作三点说明:

第一,“唯一”二字,据我所知,是杨西光加的。文章题目,经过了几次变动。我最初定的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后来,我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以后我又把“一切”二字圈去,仍恢复原先的题目。最后,杨西光加上“唯一”二字,成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看到,文章题目的基本精神没有变化,而从文章的内容看,自始至终坚持检验真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杨西光在题目上点明了这点。

第二,“科学无禁区”这个论断,来自周扬。

第三,在我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还吸收了杨西光、马沛文、王强华、孙长江、吴江等提的意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能够发表,能起重大反响,《光明日报》哲学组、理论部的重要作用不可抹杀。今天看,发表这篇文章,批判“两个凡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但是1977年,多年的教条主义与个人崇拜盛行,“两个凡是”统治,许多同志心有余悸,不少人还模模糊糊,这个问题还未考虑。而《光明日报》哲学组的同志已经意识到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尖锐性,敢于支持,抓住不放,力求发表,做了大量工作。这种胆识,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杨西光在发表这篇文章上面,起了巨大作用。理论部把文章的清样送给他审阅,他没有否定,没有简单地同意发表,而是大做文章,决定把它放到第一版作为重要文章发表。为此,他组织了修改,与中央党校联系,向胡耀邦请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合作,研究发表文章的计划,亲自推敲修改文章。这一切都是为了批判“两个凡是”,推动拨乱反正。杨西光的政治眼光是很敏锐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很高的,以很大的勇气、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担当这项任务。

胡耀邦在这篇文章的发表上,起了关键作用。他十分重视思想战线上拨乱反正的任务。他主持中央党校工作后,成立了理论研究室,创办了《理论动态》,并亲自审阅在该刊发表的文章。他于1978年初首先提出,要使高级干部根据实践研究“文化大革命”,并要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撰写真理标准的文章。他挑选杨西光去《光明日报》工作,端正《光明日报》的方向,他亲自审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准先由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然后由《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继而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新华社向全国发稿。没有胡耀邦的审阅批准,这篇文章可能胎死腹中。

胡福明这篇长文中,涉及问题很多,我仅就四个问题作点辨析。

(一)特约评论员。胡福明在文中说,杨西光曾对他说,“现在我们聘请你做《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胡福明认为,“聘请《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应该是总编辑杨西光职权范围内的事”。杨西光与胡福明究竟是怎样谈的,这是他们二人的事,别人无法知道。但据我的判断,杨西光聘请胡福明做《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在本书前面已经讲了,“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是胡耀邦想出来的。当时,只有胡耀邦指导的中组部《组工通讯》,和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这两个内部刊物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时用“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人民日报》最早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是在1978年2月19日,题目是《老干部的光荣责任》。3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将《理论动态》的文章署名“特约评论员”发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认真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到1978年5月,《人民日报》总共才发表了几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当时,以某一个人(包括我们理论动态组的人)的文章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也不可能(说白一点,是不敢)转发转载这样一篇纯粹是个人写的文章。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特约评论员”的署名才逐渐推开,不少报刊都发表“特约评论员”署名的文章。直到1985年,《光明日报》才想进一步使用“特约评论员”这个署名。1985年4月3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署名是“本报特约评论员沈宝祥”。这也是仅有的一次。据说,邵华泽还将此事写进了新闻史。杨西光对胡福明究竟是怎么讲的,我不知道。但杨西光为此事与中央党校多次联系,又写信、又口头谈,他坚持这篇文章要胡耀邦审阅,要先在《理论动态》发表,然后《光明日报》才能作为“特约评论员”署名的文章公开发表。关于这个问题,本书在有关章节作了详细阐述,此处不赘述了。

(二)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是否写了论实践标准的文章。胡福明的文章说:“可以肯定,当时中央党校还没有写成关于真理标准的文章,如果已写出真理标准的文章,就会立即送胡耀邦审阅,既然是胡耀邦出的题目,耀邦同志当然会立即定稿,并在《理论动态》发表,但是没有?生这事。理论研究室写好了文章既不送耀邦同志审阅,又不发表,而要等一篇事先并不知道的、外来的真理标准的文章,再把两篇文章合起来,然后发表,这种事是没有的。”我在本书第一章第三节已经讲了,中央党校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胡耀邦提出用实践标准检验总结十年“文革”,由吴江具体负责起草供学员学习讨论的指导文件,经胡耀邦审定后,将这个文件发给八百学员学习讨论,在学员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吴江决定撰写文章,并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题目,同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研究组组长孙长江承担撰写任务。孙长江写出了文章的初稿,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孟凡、理论动态组组长王聚武都告诉我,他们看过这个初稿。对于初稿来说,当然可以说“还没有写成”,还要修改加工提高,从最后定稿来说,《光明日报》送来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一文,同样是“还没有写成”的文章。从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来说,《光明日报》送来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一文,是一种巧合。以当时理论动态组的情况来说,有胡耀邦的指导,有吴江的具体领导,只要是自己确定要写的文章,包括《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这样的文章,定能写出来,根本不会“等一篇事先并不知道的、外来的”文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这样读资治通鉴:大国崛起 这里是老北京 这才是晚清 这才是宋史(壹)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赵晓岚说李煜:林花谢了春红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长沙白茉莉 出轨的历史:真实的武则天 夜班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