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政治经济学原理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外国小说 > 政治经济学原理

六、 英国工资史

书籍名:《政治经济学原理》    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推荐阅读:政治经济学原理txt下载 政治经济学原理笔趣阁 政治经济学原理顶点 政治经济学原理快眼 政治经济学原理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六、 英国工资史,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工资史迄今还很少从统计方面进行过探讨,因为这种探讨难度很大。就拿名义工资来说,即便经过漫长的岁月也很难收集到十分可靠的和可资对比的统计资料。属于同一个企业的同一种劳动的资料,似乎是完全可以比较的,但这通常也是办不到的;只能对不同企业不同年份的工资资料进行比较,但有可能把实际上只是不同企业的工资差别误认为工资在时间上的变化。至于说实际工资,对不同年份的资料进行比较就更加困难了,因为必须考虑到工人阶级消费品的价格。

一部严谨的工资史需要有现代科学尚未掌握的大量资料。研究得最好的是英国工资史。英国的货币工资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都在不断提高,而实际工资的变化,情况则完全不同,在十七世纪前半期主要地是由于使英国农民丧失大量土地的农业革命,所以显著地下降。十七世纪后半期实际工资才有所提高,因为农业革命停止,英国工商业开始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暂时完全在家庭手工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从十八世纪开始,七十五年来,运动仍在同样的方向上继续发展:实际工资没有下降,但增长缓慢。当时形成了一种看法(在斯密的著作中可以见到),认为国家财富的增长,必然导致工人状况的改善。

但是,后来的工资史并没有证实这种看法。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是英国工人阶级最艰苦的时期。关于这个问题,有大量的文献记载,证明当时英国人民大众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从教区领取救济金的贫民人数激增,一些最重要的劳动部门工资下降。总之,在人民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工人阶级日趋贫困化。

所有这些都是工业和农业革命所造成的后果。这些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新纪元——资本主义体系高度繁荣时期到来了。农民是彻底地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工业中的小生产者深受工厂竞争之苦。工厂生产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会使所有尚未参加工厂生产的人经济水平下降。在这个阶段,工厂只能安排为数极少的人就业。由于工厂的产品在同小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工厂产品价格下跌,势必引起小生产产品的价格下跌,也就是说,小生产者的所得就要减少。因此,在工厂发展的初期阶段由小生产者构成的居民群众的状况总是在恶化。工厂工人不是孤立于其他劳动群众之外的闭塞的阶级,所以,小工业所得的下降,势必要引起在某种程度上工厂工业工资的下降。

所有这些情况,英国工人阶级在十九世纪前半期都经历过了。英国手工织布工人的状况尤其艰苦,他们在十九世纪初有一百多万人。如果说在纺纱业中手工劳动与机器的斗争很快就结束了,那么在织布业中这种斗争竟长达几十年之久。手工织布业为求生存,不惜降低手工织布工的工钱来与工厂竞争。只是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英国工厂才取得了彻底胜利,纺织(棉纺)工业的手工织布工终于退出了舞台。

从那时起,英国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普遍提高了。工厂生产技术的改进不再降低广大小生产者的所得,因为后者的人数已相对地减少,而工厂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产业人口的主导因素。同时,在工人中间职工组织(工人联合会)的增多以及国家保护劳动权益的措施(工厂立法)扩大了工人的力量对比,有助于工人同企业主进行斗争,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合作运动也对工人群众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社会力量的增长。

最精确的有关英国工资变化的统计资料是鲍利收集的。据鲍利统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英国平均名义工资的变化如下:

(以1890—1899年的工资为100) [44]

1830—1840年 1840—1850年 1850—1860年 1860—1870年 1870—1880年 1880—1890年 1890—1899年

60% 60% 65% 75% 95% 90% 100%

至于实际工资的提高要缓慢得多,因为生活费用(主要由于房租上涨)在这一时期上升得相当快。英国居民福利水平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各个劳动部门实际工资提高,不如说是由于工人阶级构成中工资收入较好的工人比重大大增加,而收入较差的工人比重无疑地急剧下降了 [45] 。悉尼·韦伯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变化的评述是可以接受的,他说:“我们假设有各种不同的生活和劳动条件,并规定一种可以勉强维持生存的水平,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在工资、劳动时间、住房和一般文化方面,低于这个水平的人所占的比重现在要比1837年小。但是,我们也发现,现在最低的水平也和以往一样低,而且生活低于我们规定的水平的人,就其绝对值而言,现在也许要比1837年多。” [46]

查尔斯·布思对十九世纪末伦敦居民生活条件所作的详细调查,一般说来,能揭示极端阴暗的情景。据布思统计,伦敦约有10%的居民可以说是属于赤贫一类,其中一部分是:乞丐、小偷、罪犯以及一般所谓的“社会渣滓”,另一部分是一些经常失业,以意外收入为生的人。其次是贫民,约占伦敦人口的22%。这些人收入不固定,在工商业衰退时大批失业。最后,伦敦仅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贫困水平线以上。 [47]

布思还进行了另一项饶有趣味的研究,对英国赤贫现象作了新的阐释。英国领取国家救济的贫民所占的百分比不大,而且有下降的趋势。布思按年龄类别对贫民进行调查,并相应地同全部人口加以比较,结果表明,贫民在老年人中所占的百分比很大,1897年,在65岁以上的人中贫民几乎达到30%。 [48]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资本积累论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通货原理研究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金融资本 难忘这八年(1975-1982) 南北英雄志 南北朝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那些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