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政治经济学原理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外国小说 >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五章 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书籍名:《政治经济学原理》    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推荐阅读:政治经济学原理txt下载 政治经济学原理笔趣阁 政治经济学原理顶点 政治经济学原理快眼 政治经济学原理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工场手工业和工厂,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 西欧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厂。工场手工业形成的三种方式。西欧工场手工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障碍。工厂的产生。生产的集中化。从德国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趋势。二、 俄国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厂。彼得大帝的措施。租佃工场手工业。农奴制改革后的工厂。俄国工厂生产的集中化。民粹派对工厂的看法。

一、 西欧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大工业的家庭体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因为家庭手工业工人是资本家的雇佣工人,但生产过程不受资本家监督,工人在他自己家里劳动,而不是在他的雇主的作坊里做工。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高形式,则是指资本家对全部生产过程实行监督的生产,为此,生产需要在资本家的作坊里进行。在家庭体制下,生产只能是小生产(尽管在这种场合资本主义企业是很大的企业,资本家可以雇佣成百成千的人),如果把工人集中在企业主的作坊里做工,生产势必是大生产。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有两种形式: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工场手工业生产是指其绝大部分生产过程均由手工操作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于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在意大利兴起,随后逐渐地,很缓慢地扩展到西欧各国。十六、十七和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在西欧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但都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大工业家庭体制。

甚至在十八世纪,工场手工业尽管在西欧先进国家可以见到,但仍然是非常罕见的工业形式。1764年,在现今比利时境内进行过关于工场手工业的专门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个工业国家当时也不超过12家从事纤维加工的手工工场,而且,就是这些手工工场也把大部分加工活交给家庭手工业去做。其中最大的一家手工工场(图奈麻纺工场),也只有工人277人。还有一家手工工场有工人175人,其余手工工场工人均不足100人。在其他劳动行业中,手工工场要多一些,但规模都很小,工人人数为15—30人不等。在比利时,除两家较大的纺织手工工场外,总共还有3家手工工场工人人数在100人以上,即:制陶手工工场,有200名工人,制烟工场有151人,锯木工场有102人。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掌握有关西欧各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详细资料。不过,不得不承认工场手工业在各地都是非常罕见的工业形式。显而易见,在西欧有一些条件阻碍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这些条件,是不难猜想的。中世纪西欧的一个特点,是行会手工业形式的小生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手工业行会章程,在西欧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正是这种在行会制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独特的文化阻碍了西欧这种与行会手工业根本不同的手工业形式——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允许工人在家里做活的大工业的家庭体制,与手工业非常近似,因此,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大都以这种形式出现。

西欧出现工场手工业,有三条途径。中欧存在强有力的政府,所以在这方面,政府的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有步骤地竭力把工业从行会统治下解脱出来。在法国,以及奥地利、普鲁士、荷兰和其他中欧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在政府直接支持下招聘到国内来的外国手工业者中间产生的。

例如,法国罗浮手工工场的起源就是如此。十七世纪初法国国王聘请制造各种奢侈品的各行各业的外国手工业者到法国来,而且为了使他们不受法国行会的统治,还从罗浮宫属于王室的一些建筑中特别拨出房舍给他们使用。外国手工业者,居住在罗浮宫,不受行会的支配,在敌对的居民中间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利益,自然而然地使他们相互支持。于是,比较贫苦的手工业者渐渐地沦为依附于比较富有的手工业者的地位。最后,某些手工业者的作坊合并为一个由出身于手工业者资本家领导的大企业。在法国,制作织花壁毯的大手工工场以及许多其他手工工场的出现,情况也都完全如此。

工场手工业赖以产生的第二种方式,是使用强制劳动。社会当局总是拥有大批关在监狱,收容在孤儿院、教养院等机构里的失去自由的居民。十七和十八世纪,当权者开始在这些机构中建立手工工场,并准许私人企业主有偿使用失去人身自由的居民的劳动。因此,私人企业主就有可能摆脱行会的统治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

例如,显赫的大公于1686年颁布了一项关于创办“感化院纺织手工工场”的特别敕令,规定那里应收容(必要时强制收容)失业者及其子女。正如德国一些研究者所说,当时德国工场手工业的工人大都来自各种失去自由的人:乞丐、流浪者、罪犯、孤儿等。

这种情况说明,有人身自由的人是不进手工工场的。家庭资本主义工业,不费力气就能找到所需要的工人,因为在这种场合,工人是在自己家习惯了的环境里劳动。工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到手工工场去做工,这就是说,政府只有准许企业主有权支配失去自由的劳动,才能把工人赶进手工工场里去。

最后,第三种形式的工场手工业,是从大工业的家庭体制中有机地发展起来的。手工业不可能直接转为工场手工业,因为手工业者没有雇主。家庭手工业的工人则是另一种情况。他们已经失去独立性,习惯于依赖企业主,而企业主当其本身利益真正需要这样做的时候,就能把工人赶进手工工场。克服行会的反抗虽然比较困难,但这种阻力也不是不可战胜的。一般说来,除了在外国手工业者中间和在强制劳动基础上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之外,毋庸置疑,还有从家庭手工业中有机地发展起来的第三种工场手工业。 [43]

但是,十分明显,西欧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兴起不得不克服巨大的阻力,这一点从后一类手工工场在中欧任何时候都为数不多的事实中可以得到证明。在英国只有某些地方,这种手工工场才比较多一些。一般地说,即便在英国,手工工场也为数甚少,而且已有的手工工场规模也都不大。

这样,资本主义大生产,尽管有大生产的技术优点,可是直到十八世纪末叶在西欧也未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因为工业行会组织所形成的社会阻力,使它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些阻力只有在资本掌握了最强大的现代技术工具——机器的时候才被资本主义战胜了。

工厂,是指生产过程绝大部分均由机器来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工厂的厂史,是随着英国十八世纪后半期一系列纺纱机的发明而开始的。这些机器在棉纺部门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增长,以致手工劳动无法与之竞争。虽然资本家的作坊和以往一样招收工人很困难,甚至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出现的第一批工厂,也像以前的手工工场一样,工人大都来自失去自由的居民(如贫民子女),或者来自罪犯、流浪者等等,然而,由于机器劳动在技术上的优越,棉纺工厂异常迅速地取得了完全统治的地位。到十九世纪初手工纺纱在英国就已经绝迹了。在其他一些生产部门中,工厂还远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例如,甚至在英国,手工织布和机器织布的斗争还整整持续几十年,至于在其他国家,这场斗争迄今尚未结束,这是因为机械织布机的劳动生产率远不如纺纱机提高得快。

由于有了机器,大生产超过了小生产,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当然,即便在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工厂也都排挤不掉其他的工业形式。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工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业与工厂并存的现象,而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劳动部门,大机器生产完全占有优势。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批批新的劳动部门逐渐进入机器生产的领域。

在工业部门,大生产比起小生产来有巨大的优越性。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优越性,就是可以拥有大型的生产资料、设施、厂房、工具,首先是大机器。从“协作”一章所指出的原因来看,大生产主要是能够使用机器,而小机器比起大机器来生产率要低得多。但是,工厂生产,除了这个基本优点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优点。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大都更多地发挥分工的优点,也都能把比较有用的劳动力(有文化的技术专家)用于指挥生产过程。这些对于小生产来说是办不到的。大批购买企业所需要的一切,要比小批购买便宜得多。大企业不需要中间商人,能直接与生产者联系,并能在最廉价的,即使是遥远的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在出售产品方面大企业也有极大的优点,它能在最有利的甚至是遥远的市场上出售产品。总起来说,大企业在其交易中很少利用中间商人的劳务(例如,购买可以不经过零售商,销售不经过批发商),从而节省了这笔劳务费用。此外,它还拥有巨额资本,较之小企业,容易吸收外来资本,并有较大的信贷能力。

完成大工程需要有大企业,这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战斗舰只有大企业才能建造,同样,大型建筑也要有一个企业的相当数量的工人来建造。诚然,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大工程也可能由几个为此目的而把各自力量联合起来的小企业来完成。不过,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解决某项专门任务,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过程;而在大企业中的这种劳动力的联合,是已经实现了的既成事实。

扩大生产规模的经济限度决定于市场的规模。有限需求和地方性需求的商品,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大生产是制造大量需要的商品或劳动耗费大的产品(大型机器、船舶、大型建筑等)的。

当然,扩大生产规模不能无限度地进行,它会受到前面(论协作一章)所提到的自然限度的制约。但是,不应当忘记,扩大工业企业的规模不一定就得同时扩大生产的规模。当一些工厂合并为一个属于某资本主义公司的企业时,每一个工厂的生产规模都没有变,但是企业却变成了大企业。

归根结底,由于工厂增多,大生产到处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在工业中日益占居统治地位。这种生产的集中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最近德国工业的调查统计资料可以说明这些工业发展过程。根据这些资料,德国工商企业中的工人总数在1882年、1895年和1907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 1882年 1895年 1907年

小生产单位(五人以下的生产单位)的工人数 4 336 000 4 771 000 5 383 000

中等生产单位(6到50人以下的生产单位)的工人数 1 392 000 2 454 000 3 689 000

大生产单位(50人以上的生产单位)的工人数 1 613 000 3 044 000 5 364 000

这些数字包括加工工业和开采工业、商业、运输(铁路、邮电除外)、果木业和渔业。这些数字表明,资本主义工业现代演变的特点,不是小生产消失了,而是小生产比大生产发展得缓慢些罢了。小生产单位的工人数,在1882—1895年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1895—1907年又增加了13%。中等生产单位的工人数,在1882—1895年期间增加了76%,而在1895—1907年期间增加了51%;大企业单位的工人数,在1882—1895年期间增加89%;而1895—1897年增加了76%。只有在没有雇佣劳动和使用机械力的小生产劳动领域,德国才有工人人数绝对缩减的现象发生;1907年,在工商业的这种生产单位中还有1464000人,1895年为1714000人,而1882年为878000人。

工业的就业人口,按其社会构成在德国可分为下列阶级 [44] :

社会构成 1895年绝对数 1907年绝对数 1895年(%) 1907年(%)

企业主

高级职员

工人

1774000

264000

5900000

1729000

686000

8460000

22

3

75

16

6

78



工业中独立企业主人数减少了,工人人数增加了。新的中间阶级——高级职员的人数增加得更多。这些高级职员是迅速增长的新的中间阶级,取代了以前的中间阶级——小企业主。但是,新的中间阶级与以前的中间阶级不同,他们是脑力劳动的代表,知识分子也和真正的无产阶级一样,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因此,这一新的中间阶级的社会面貌,与以前的小资本家迥然不同。

二、 俄国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现在再来看看俄国。首先应当指出,我国的大生产是与西欧迥然不同的特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大工业的历史始于彼得大帝,他采取各种鼓励和强制的措施在我国成功地办起了工场手工业。到彼得大帝末年,俄国已有233家手工工场。

彼得大帝时代的许多手工工场规模很大,例如,叶夫列伊诺夫丝纺织手工工场约有1500名工人;莫斯科官办帆船工场手工业有1162名工人,塔美斯麻纺手工工场,有841名工人,喀山的米克利亚耶夫呢绒手工工场有742名工人,等等。这样一些大手工工场,大概在西欧甚至相当晚的时期都还是没有的。一般说来,不管这和通常的观点多么不一致,恰恰只有俄国,才称得上是大工业生产在十八世纪得到极大发展的国家。

彼得大帝采取种种措施在我国兴办大工业。这些措施包括:规定外国商品高额进口税,免税进口工场手工业所需原料和工具,国家拨款为工场手工业从国外招聘熟练工人,免除工场主的各种徭役,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在西方也都或多或少实行过。不过,那里的大生产却没达到俄国这样广泛的发展,尽管俄国在工业发展上远远落后于西方。

这一事实,乍一看来,令人不解,但可用下述理由来解释。不论在俄国还是在西欧,只有万不得已,有人身自由的工人才能进手工工场做工。在西欧,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机器时代,阻碍了大生产的发展;而在我国,情况则完全不同。彼得大帝开始把成千上万的工人随便编入手工工场和工厂,于是,我国办起了建立在强制劳动的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用这种方式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劳动力。至于谈到彼得时代手工工场主,他们大都是莫斯科公国以商业起家的资本家。外国人和贵族是彼得时代为数极少的大企业主。

我国大商业资本家阶级,其交易额折成现代货币可达几百万卢布之多,它已成为俄国工业赖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如果认为彼得时代的工业全部建立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那就大错特错了。政府本身很需要钱,不可能通过贷款来大力扶助企业主,这种贷款顶多有十万卢布左右,而许多手工工场却需要大量资本。可见,我国的工场手工业是在俄国过去发展所奠定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些手工工场的劳动力,部分来自强制编入手工工场的原属国家占有的农民,部分来自实行商人有权为自己工场购买的原属地主占有的农民。被强行编入工场的工人,以及被无权占有农奴的人买进工场的工人,构成一个特殊的后来称之为租佃工人的阶级。拥有租佃工人的工场手工业是十八世纪我国大工业生产的主要类型。租佃工人同工场手工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不完全受企业主的支配,因为企业主不经政府许可无权改变生产性质,而且必须给所属工人提供工作,在对待工人方面受政府的监督。

十九世纪,租佃工场手工业渐渐地(起先缓慢地、后来迅速地)解体了。1825—1850年期间,租佃手工工场主本人,开始请求政府解除他们的“租佃制的沉重负担”,因为技术条件发生变化,使用租佃工人不如使用自由雇佣工人有利。十八世纪实行的强制劳动使用权对手工业主来说,曾经是最有吸引力的特权,现在却成了沉重负担和包袱。政府在租佃工人反抗和企业主请求废除租佃制的影响下,于1840年颁布了准许租佃工人获得自由的法律。于是,工场手工业中有一半以上的租佃工人得到了自由。1825—1850年期间,工场手工业中的强制劳动制便自行消失了。

农民解放运动在我国大工业中之所以没有引起很大震动,是因为当时在大工业中雇佣劳动已居于统治地位。总的说来,我国工业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发展得相当缓慢,以后,主要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中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八十年代提高关税引起的,但主要的是由于另一个原因,即由于修建全国新铁路网引起的。随后,相继出现了工业危机和萧条,整整持续了十年之久。从1909年末开始,我国才出现了新的工业高涨。

俄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生活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广大人口,这些都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正因为存在着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大生产就可以通过排挤资本主义小生产而得到发展,例如,资本主义产品取代家庭产品(印花布排挤大麻布)。因此,似乎可以说,工厂在俄国应当发展得特别快。其实不然,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国工业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呢?

总的说来,主要是我国社会制度一般结构,首先是束缚一切进取精神和自由的我国政治生活形式。正是由于我国社会生活的条件,我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低得可怜,尽管劳动报酬很低,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品却昂贵得很。例如,据称在英国棉布工业中,1 000纱锭需要3个工人,而在我国则需要16个工人 [45] 。不妨对俄国和美国工厂工业的条件作如下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薄弱的原因。

1900年俄国和美国工厂工业的比较数字: [46]

产品价格(百万卢布) 工人人数(千人) 每个工人的平均工资(卢布) 每个工人的产值(卢布)

俄国

美国

3 005

25 296

2 373

5 321

200

850

1 266

4 754



美国工厂的工人人数比俄国超过1倍,而创造的产值却超过7倍;美国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如按产品的价值计算,平均几乎比俄国高3倍。如从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看,显然美国要比俄国更多些。究竟为什么我国工人生产得这么少呢?这是因为我国工厂的技术装备太差,因为我国工人(以及资本家)比起美国同行知识缺乏,文化修养差,因为我国工人工资极低,劳动时间过长,以至于工作能力不强,总之一句话,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我们的文化落后,是与我们政治和社会生活一般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

我国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是生产的高度集中。如上所述,十八世纪的俄国是大工业生产比西欧各国更加发达的国家。目前,大企业在我国资本主义工业中的作用,也比西欧各国大得多;俄国当前仍然是一个大工业资本占居优势的国家。诚然,资本主义工厂在我国一般经济制度下所起的作用,不如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大,然而,在我国工厂工业中生产的集中程度却比德国高得多。

1895年,德国在大、中型商业和工业企业中,从业人数约有550万人,其中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就拥有56.3万人。1907年,大、中型商业和工业企业中的人数达905.3万人,仅大企业的从业人数就有95.5万人。1902年,俄国各类大、中型工厂工人总数为180万人,其中千人以上的工厂人数为7l万人。俄国从工厂的无产阶级总人数上看,远远落后于德国,但据1902年统计,从大工厂的工人总数上看,却走在德国前面。仅在目前,德国大企业的工人的绝对数字才刚刚赶过俄国。而这些企业在其他许多方面的相对数字,即便是现在,俄国也远远超过了德国,例如,德国1907年大企业工人人数大约只占大、中企业的总人数的11%,而俄国在1902年却已几乎达到40%,从此我国工厂生产的集中化又大大地向前发展了。 [47]

这一事实的巨大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俄国工厂虽然比其他更先进的国家要少,然而大多是相当大的工厂。这种乍看来令人奇怪而难以理解的情况之所以出现,原因是西欧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外,还存在其他工业文明。在西欧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稳定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小工业,它们具有光荣的历史,只是在逐步地让位于大资本。在西欧有许多中间阶级——小企业主、手工业主和商人,他们精力充沛,事业心强,生活优裕,善于在同大资本家的竞争中卫护自己的利益。我国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工业文明,也没有生活优裕的和为数众多的小企业主阶级,资本主义却违反常理,在我国比在西欧起着更大的积极作用而无须破坏其他类型的高度经济文明。正因为这样,我国的资本主义没有遭到任何反抗,轻而易举地形成了在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我国前面的那些国家尚未达到的形式。俄国是充满社会对立——家庭小生产和工厂大生产,过着半行乞生活的人民大众和极少数有钱有势的资本家、地主的国家。

———————————————————————

关于我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命运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文献中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八十年代初,B. 沃龙佐夫试图在其著名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一书中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俄国不能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需要国外市场,而俄国工业产品又不能打入国外市场,俄国工业由于技术落后,无法在自由市场上与西欧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竞争。只是在实行保护关税的条件下,俄国的工厂才能勉强地生存下去。但是,保护关税并不能为我国资本主义工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外市场。

在B. П. 沃龙佐夫看来,俄国资本主义与西欧资本主义相比,其特点是我国资本主义主要涉及产品销售而不是产品生产领域。生产仍然是小生产,而资本的力量仅仅表现在小生产者完全依附于资本家和商人方面。因此我国资本主义还没有完成西欧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了的历史使命:教育工人群众,训练工人养成集体劳动习惯,培养工人的阶级自觉。俄国资本主义没有西欧资本主义的优点,却具有它的许许多多缺点,它没有建立新的生产形式,从而造成大批仍然在自己农舍里做工的小生产者的贫困化。

《资本主义的命运》的作者对自己提出的原理从两方面进行了论证。一方面,他引用各种统计数字证明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就其工人人数来说几乎没有增长。另一方面他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独特的市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有国外市场。至于谈到前一种论证,则正如我在《俄国工厂的过去与现在》一书中所着重指出的那样,由于不能正确地运用统计资料,它根本不能令人信服。B. П. 沃龙佐夫的全部论点的理论根据(他的市场理论),也是绝对错误的,这一点本书将在下文加以阐述。可见,所有这些敏锐的和深思熟虑的论据,无疑是我国经济思想的杰作,都力求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俄国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论据到头来全都站不住脚。

现代俄国工业发展的事实,也迫使《资本主义的命运》的作者改变了早先的观点,可以从他的《资本主义俄国的命运》(1907年)一书中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沃龙佐夫先生在这本书中承认,在俄国已建立起一种“名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形式” [48] 。可见,我国知识界过去关于我国工业资本主义命运的争论,终于被现实生活彻底地解决了。



参考书目


西欧的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舒尔采-格弗尼茨:《大生产》,П. Б. 司徒卢威编译,1897年。

洛施:《国民生产与国家职业构成》,1892年。

辛兹海默尔:《关于进一步发展批量生产的德国大企业的限度》。

劳赫贝尔格:《德国的工业与行业的统计资料》,1901年。

伯恩斯:《大英帝国棉制品发展史》,1885年。

拜比吉:《论机器和制造品的经济措施》,1832年。

尤尔:《产品哲学》,第3版,1861年。

艾利森:《大英帝国的棉纱贸易》,1886年。

库克·泰罗:《现代工厂体制》,俄译本,1891年。

霍布森:《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变》,译自英文,1898年。

桑巴特:《劳动组织和劳动人民》。

库利舍尔:《西欧工业形式史论文集》,1907年。

俄国的工厂:

B. 沃龙佐夫:《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1882年;《资本主义俄国的命运》,1907年。

尼古拉-逊:《我国社会经济改革概论》,1893年。

杰缅季耶夫:《工厂,它给予居民什么和索取什么》,第2版,1897年。

M.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俄国工厂的过去与现在》,第3版,1908年。

B. 伊利英:《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1899年。

舒尔采-格弗尼茨:《俄国社会经济和经济政策纲要》,阿维洛夫和鲁缅采夫编译,1901年。

波戈热夫:《俄国工人人数及其构成统计》,1906年。

C. 扎克:《俄国工业资本主义》,1907年。

B. П. 利特维洛夫-法林斯基:《我国经济状况和未来的任务》,1908年。

M. 巴拉巴诺夫:《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的工业》(载《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的社会运动》,第1卷,1909年)。

* * *

[1] 本文有关工场手工业发展的资料引自И. M. 库利舍尔:《西欧工业形式史论文集》,第四篇。

[2] 从黑塞的统计来看,官方统计资料所提供的企业主和工人的数字有某些出入,参看阿伯特·黑塞:《德意志帝国的行业与社会结构》,载《国民经济年鉴》,Ⅲ. 40 Band. 6 Heft. 。

[3] 舒尔采-格弗尼茨:《俄国社会经济和经济政策纲要》,1901年,第97页。同时作者宣称:“所有的行家都认为,俄国劳动质量不高,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开发缓慢的主要原因。”(《俄国的大生产》,第93页。)

[4] 谢尔戈夫斯基:《机器的价值和价格》,第9页。

[5] 关于俄国的数字,参看波戈热夫:《俄国工人人数及其成分的统计》,1906年。

[6] B. 沃龙佐夫:《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1882年,第73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资本积累论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通货原理研究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金融资本 难忘这八年(1975-1982) 南北英雄志 南北朝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那些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