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中国哲学初步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哲学初步

第40章

书籍名:《中国哲学初步》    作者:李锦全、冯达文
推荐阅读:中国哲学初步txt下载 中国哲学初步笔趣阁 中国哲学初步顶点 中国哲学初步快眼 中国哲学初步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国哲学初步》第40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



因此,朱熹批评那些“只教人践履”的人说:“而今人只管说治心修身,若不见这个理,心是如何地治?

身是如何地修?“



在朱熹看来,如果只教人“笃行”

,不教人明“义理”

,“笃行”就没有目的,也就不成其为笃行. 所以,朱熹强调“万事皆在穷理后. 经不正,理不明,看如何地持守,也只是

①《语类》卷九、卷一四.②《语类》卷一四.③《文集》卷七四.②③④⑤⑥ 《语类》卷九.

-- 254

842中国哲学初步

空“

⑥. 这里,朱熹强调“知”对“行”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问题是知从何来?是从天上掉下来吗?不是的!一切知识(包括理论体系)

,都是来源于行. 就拿朱熹所强调的“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这个例子来说,人们要去某一个地方,当然要认识去这个地方的路,如果不认识路,盲目地行走,是不可能达到目的地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对去某一个地方的路研究一番,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去某一地方的路又从何得知呢?还不是从行中来的?所以,从认识过程的总体来看,应是行先知后,而不是知先行后. 朱熹颠倒了知与行的顺序.(二) 行重知轻论朱熹为巩固封建的中央集权,重视道德修养,强调对封建道德的践履. 但朱熹既主张“知为先”

,何以又提出“行为重”?因为,一方面他认为“理”得于天而具于心,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所以,先有知而后有行;另方面他虽然强调认识封建道德伦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按这种伦理道德去“行”

,从社会效果看还是“行为重”。依据是:第一,行能生知. 他说:“须要实去验而行之方知”

①,人们要知道果子的味道,“须是与他嚼破,使见滋味”

,不然的话,无法知道“里面是酸是咸,是苦是涩”

②. 这是说,对果子的认识,要在品尝果子的践行中产生;第二,行能使知深化. 朱熹说:“知

①《语类》卷三五.②《语类》卷八.

-- 255

中国哲学初步942

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①意为知得越明白,则行得越确实;行得越确实,则知得也越明白. 这说明知和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他又说:“论知之与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就是说,人们从间接得到的知识,而未达于行动,这种知识还停留于肤浅的水平. 所以,朱熹强调“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⑤.这表明,朱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行可以使知深化;第三,行是知的目的.朱熹要用封建道德伦理控制人们的思想,就要求付诸行动.他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⑥又说:“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

⑦这是说,“知”就要“行”

,而行则是知的目的;第四,行是检验知的标准. 朱熹说:“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诚不诚,只看做不做,如何真个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诚.”



这里所说的“真知”

,乃是指“心”与“理”在自身合二为一.这种“真知”

,在朱熹看来,还需通过知和行的统一来验证.比方说,在道德伦理领域内,一个人对于善是真知还是假知,要看其行不行,如果知善而不行善,则不为真知善,所以真知善,还需要行善来验证. 朱熹还引用《尚书》“知易行难”

说来佐证“行重知轻”说. 他说:“《书》曰:‘知之非艰,行

①《语类》卷六四.④⑤ 《语类》卷九.⑥《答曹元可》《文集》卷五九.⑦《答郭希吕》《文集》卷五四.⑧《语类》卷一五.

-- 256

052中国哲学初步

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

①如孔子用两天讲完的知识,而他的七十弟子花数年时间也未能做好,究其原因,知是容易的,行是困难的,所以“行重知轻”。朱熹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论述“行为重”的命题,在认识史上是有价值的.(三)知行相须论朱熹曾经把知和行的关系比作眼睛和脚的关系. 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②“相须”

,就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有了眼睛而没有脚,人不能走路;有了脚而没有眼睛,人看不见路.所以,两者是相互依赖的.这种表述虽然过于简单,却表达了知和行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接着,朱熹又提出,知和行还存在“互发”

,即互相促进的关系:“未须理会相发,且各项做将去,若知有未至则就知上理会,行有未至则就行上理会,少间自是互发.”

①人如果不明白知行互相促进的道理,就分别去做,知未至就专注于知,行未至就专注于行,这样,过一段时间自然会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朱熹又把知行比作人的两足,说:“左足行则右足止,右足行则左足止.”

②知和行也是这样行进的. 这种知行过程就是由“知尚浅”向知之深发展的过程.从上可见,朱熹较全面地论述了知行关系,有许多见解发前人所未发. 但是,应该指出,朱熹这些思想是深藏在他的唯心主义体系中的.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思想从他的唯心主

①《文集》卷一三.②《语类》卷九.①② 《语类》卷九.

-- 257

中国哲学初步152

义体系中剥离出来,剔除其中的糟粕,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朱熹的知行学说不乏可以拣拾的“真理颗粒”。

二、王守行的“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意在补朱熹“知先行后”说之偏. 在王守仁看来,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重“行”不重“知”的现象,所以古人为“补偏救弊”

,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

,以纠正“冥行妄作”和“悬空思索”这两种割裂知行关系的倾向. 由于朱熹把知行分成两截,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方面难免闪失,于是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

说.他认为这种学说能“补偏救弊”

,从而恢复知行的本体,解决对封建道德的认识和行为的统一问题. 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 以知为行王守仁强调用“知”来指导“行”

,知行不可分离,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 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①意为:能认识封建道德就是行的开始,行动上符合封建道德就是知的体现. 知中含行,行中含知,二者不可分离.(二)行统一于知王守仁把行看成是知的表现形式,主张行来源于知. 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①② 《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

-- 258

252中国哲学初步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 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 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②这是说,喜欢美色,憎恶臭气,是天赋的不需学习的“良知良能”

,所以,没有向外求知求能的问题. 当人看到美色时,自然产生爱好的情感和意念;闻到恶臭时,自然产生憎恶的情感或意念. 这种情感或意念既是知也是行. 见好色与好好色,闻恶臭与恶恶臭,是同时产生的,所以知和行是合一的,不可分的,行由知决定,也就是把知和行统一于内心的活动,达到内心的直觉合一.(三)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为了进一步强调以知为行这一论断,王守仁又提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这一命题. 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①“一念发动”是说人们突然间发生某一意念,王守仁认为这便是行. 这就是说,一有念头便即是行,如有“欲食之心”

、“欲行之心”

即已是食与行等行动的开始.这种观点,实质上否认了主观动机需要有一个见之于客观的转化过程,抹杀了主观和客观、知和行的界限. 他用“知行合一”取代了知行的对立统一.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用意是十分明确的. 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

①《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传习录》下.

-- 259

中国哲学初步352

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①这就是说,他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说,就是要从思想上防止违反统治者利益的意念产生. 即要从动机上来防止农民的反抗,这就是他所谓的“破心中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刀斩 管理员的异界生活 硬壳 灵魂催眠师 带着军队玩穿越 宝黛情长 我的相公是诱受 手术医生 思想录 血魔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