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2)
《周作人传》第二节(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周作人说:“鲁迅计画刊行文艺杂志,没有能够成功,但在后来这几年里,得到《河南》发表理论,印行《域外小说集》,登载翻译作品,也就无形中得了替代,即是前者可以算作《新生》的甲编,专载评论,后者乃是刊载译文的乙编吧。”117为《河南》杂志所写文章,就明显有着章式“文字上的复古”的倾向:“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民报》的影响。”118——关于此事缘起,周作人说:“可巧在这时候有我在南京认识的一个友人,名叫孙竹丹,是做革命运动的,忽然来访问我们,说河南留学生办杂志,缺人写稿,叫我们帮忙,总编辑是刘申叔,也是大家知道的。我们于是都来动手,……”119计第一号有鲁迅的《人间之历史》,第二、三号有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第四、五号有周作人的《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第五号有鲁迅的《科学史教篇》,第七号有鲁迅的《文化偏至论》,周作人口译、鲁迅笔述的藾息(EmilReich)120作《裴彖飞诗论》(未完),第八号有鲁迅的《破恶声论》(未完),周作人译亚伦坡作《寂谟》121、契诃夫作《庄中》122,第九号有周作人的《哀弦篇》。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123,二人所写多为长文。
编辑《河南》的刘师培,此前还曾主持《天义报》。一九〇七年下半年,周作人在这里发表过一些作品。其中以《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124及两篇《读书杂识》125较为重要。《读书杂识》列举俄国斯谛勃鄂克(SergeiMikhailovichKravchinski,笔名S.Stepniak)126、匈牙利裴彖飞(PetofiSándor)127等,实为鲁迅《摩罗诗力说》及他自己的《哀弦篇》之先声;而针对当时人们“竞趋实质”、“尤薄文艺”所说“吾窃以为欲作民气,反莫若文章,盖文章为物,务移人情,其与读者交以神明,相喻于感情最深之地,印象所留,至为深久,莫能漶灭,故一书之力,恒足以左右人间,使生种种因缘”,又系《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之雏形。《论俄国革命与虚无主义之别》介绍俄国克罗颇特庚(ПетрАлексеевичКропоткин)128有关虚无主义的解释,也可以视为《河南》上“《新生》甲编”的必要补充。以后周作人将克氏列为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所看重的是“虚无论的意思实在只是中国所云无征不信,换句话说就是唯物的人生观,重实证而轻理想”129。
-----------------------------------------
117《知堂回想录·〈河南〉——〈新生〉甲编》。
118鲁迅:《〈坟〉的题记》(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语丝》第一百零六期)。
119《鲁迅的青年时代》。
120通译赖希。
121收《域外小说集》时改题《默》。
122收集时改题《戚施》。
123鲁迅:《〈坟〉的题记》。
124一九〇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天义报》第十一、十二期合刊。按清末民国报刊经常脱期,致有“文章发表时间”反在写作时间之前者,以下各章遇到此类问题,不另说明。
125一九〇七年九月十五日《天义报》第七期,十月三十日《天义报》第八、九、十期合刊。
126即斯谛普虐克,通译斯捷普尼亚克。
127通译裴多菲·山陀尔。
128通译克鲁泡特金。周氏又译克鲁巴金。
129《关于自己》(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宇宙风》第五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