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
《耶鲁写作课》暗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另外一个,也是最有效的提升暗示力的方法,就是描述对象对旁观者产生的影响。这一直是恶作剧者最爱的消遣方式——站在街边一直盯着一栋建筑看,直到不明所以的人在他这里聚集起来。他们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但每个人都对他人的目光焦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在所有提高暗示力的方法中算是最有效的。《古舟子咏》中暗示的便是主人公的故事会引得婚礼客人驻足倾听。济慈在描述查普曼翻译的《荷马史诗》时,就对比了文字与他人对他产生的类似的影响。 他炯炯的目光将行人摄住—— 使赴宴的客人停步不前, 像三岁的孩子听他讲述, 老水手实现了他的意愿。 赴宴的客人坐在石头上, 不由自主地听他讲故事; 就这样,老水手继续往下说, 两眼闪着奇异的光芒。 * * * * * “我怕你,年迈的水手!” “安静点,婚礼的贵宾!”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 我曾游历过许多黄金般的国度, 见过众多美好的城邦和王国, 还周游过许多西方的岛屿, 那是诗人膜拜阿波罗的圣地。 我常听说有一片广阔无垠的地域, 眉宇深邃的荷马在那里统治; 可我却从未领略过那里纯净的空气, 直到我听见查普曼的声音洪亮有力, 我便如同有了观星者的感应。 当一颗新星划入我的视野, 或如考蒂兹以锐利如鹰的双眼 凝视着太平洋, 而他的队员惊讶地彼此相视, 陷入狂想的意境沉默不语——倚立在达利安的山巅。 ——济慈:《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有感》 我们已经在描写文与绘画的关系中提到,描写文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文字来创造多种感官体验。但我们现在还必须进一步阐明,任何缺少这种感染力的描写文都会丧失其本质上的精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描写一处风景时必须添加声音、动作和感觉,否则你笔下的风景就会毫无生命力,非常死寂。能够表达这种动作概念的合适词汇,当然就是那些能够指示动作的单词,比如动词。在描写文中,比动词更重要的词汇并不多。你不妨回头看看吉卜林的《勇敢的船长》中的摘录,注意其中的动词形式与其他描述性词汇数量的比例;或者看看吉尔伯特•怀特的范文中关于“鸟类飞翔”的段落,数一数他用来表示“飞翔”这个动作所用的动词数量。另一方面,一个场景无论有多安静,也不可能完全排斥带有描述性特征的动词。注意以下段落中动词的分词形式和其他动词形式。 仲夏林中,大多数人都在安静而敏感地沉思,以避暑热。树林深处传来一声母牛焦躁不安的哞哞声,叫声不时地从耳后传来,仿佛是从远处依稀传来的求救之声。松鼠沉沉地睡着。布谷鸟偶尔柔滑轻巧地从林中飞过。哀蛾躺在蓟草之上,翅膀打开着,如同死去一般静止不动。绿色池塘边栖息的蓝蛇则仿佛是被人遗落在那里的一串珠宝。身处森林的寂静之中,想象力使人相信,大自然的万物都了解,并等待着某人的到来,等待着某事的发生,而这一切都是他们所能预先感知到的。 达芙妮如同一道迅速无声的影子在林中穿行。 ——詹姆斯•莱恩•埃伦:《世外桃源之夏》 在依照整体性原则进行描写文写作时,若要追求效果的整体性,不要忘记有种方法能帮你大忙——就是使用大量同义词。想要向读者传达某种效果,你可以使用一系列恰如其分的同义词,这就像你拿着小锤子,通过连续敲击,将你要表达的内容“敲进”读者心里。柯勒律治的诗将此运用到了极致。 在你身后的绝岭之上, 是那广袤无垠, 幽冥深邃的苍穹和大片大片的乌松。 在下面的选段中,此方法的使用较为隐晦。 南十字星座在无数的星星之间闪耀着那壮丽的光辉。月光照耀在辽阔寂静的平原上,一望无际,只有起伏的土丘和无限伸展丛生的卡鲁灌木打破了这一画面。篝火中刚刚重新添加了潮湿的树枝和灌木,勉强维持燃烧,烟雾盘旋着融入清澈的空气之中。带篷马车孤独无助地立在车轴之上。卡菲尔人裹着毯子睡在车内。卸掉轭的公牛就在不远处,用力地咀嚼反刍,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天地万物都静了下来,可怕地静了下来。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天地则广袤无垠。 ——威廉•约翰•洛克:《流浪者》 这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传达出了一种静谧感,尽管通篇只用了“安静”和“寂静”这两个明显的字眼。 上述最后一个选段中使用的“可怕的”一词,提醒我们在追求暗示的力量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要点。洛克的这个词使用得非常恰当,能够让人联想到一种敬畏感。如果我们了解更多情境,拥有足够的表达空间,还可以更明确地阐述这一点。他在增强暗示性的同时,也恰当地增加了一个新想法。他并没有将这个词作为意思含糊的强化修饰语,不像我们在日常用语中那样随便地脱口说出“好得可怕”“快得可怕”等。如果他也这么说,效果就会大相径庭,完全违背了“递进法”的原则。总体而言,作者要学会在描述文中少用表示程度的副词,例如“大多数(most)”“非常(very)”“极其(exceedingly)”等,而且要根据你描写的细节数量和生动性来决定你希望实现的程度效果。 另一个避免在描写文中用词俗套的方法就是隐藏你笔下过于明显的意图。要避免使用类似“如果人们走到山崖边,就会看到……”“人们很容易注意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景象”“它绘制了一幅美景”“他对……很感兴趣”“他是……”“他穿着……”“非常显眼”“看起来似乎”等表述。你在措辞时要避开这类表达,因为它们已经被用到滥俗了。它们会影响你描述内容的清晰度,因为它们本身的描述就已经是“陈词滥调”,无法让人产生共鸣。 虽然我们可以在别处妥当地处理主语,但至少要提醒学生们注意词语声调的力量。在这个方面,你不会错得太离谱,如果能够铭记英国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那句格言——“注意你的理智,声调自会小心(Take care of the sense, and the sounds will take care of themselves)”,你还可能发挥良好的表现。但即便如此,你有时候也还是需要注意一些具有同等暗示性的同义词,并根据具体意思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此时就需要借助耳朵来判断哪个词的发音最铿锵有力,最能表达对应的感觉。但在所有情况下都要记住,“高音”并不意味着“谐音”。据称,只有三流诗人才偏爱夸夸其谈的空话。 我们用于检验暗示力量的标准包括具体、简洁,使用对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运用某个景象对观察者产生的影响,借同义词进行重复,动词的选择,以及所选词汇是否动听等。这个清单无疑还可以继续扩展。读者可能会在本章节末找到其他扩展内容。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个清单列出的内容,已经足够帮助描写文作者完成合格的创作。
由网友亨利·塞德尔·坎比创作,是一本优秀的文学理论书籍,独家提供小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txt下载,保证无弹窗.
最新章节,sodu, 笔趣阁,全文阅读,免费阅读,整理全集无弹窗广告
下书网所有小说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Copyright © 下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