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太平广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下书网 > 文学理论 > 太平广记

第四百六十九 蛮夷四

书籍名:《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
推荐阅读:太平广记txt下载 太平广记笔趣阁 太平广记顶点 太平广记快眼 太平广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太平广记》第四百六十九 蛮夷四,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T,xt,小;说,天'堂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 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

  狗 国

  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闽,遭恶风,飘五日夜,不知行几千里也,凡历六国。第一狗国,同船有新罗,云是狗国。逡巡,果见如人裸形,抱狗而出,见船惊走。又经毛("毛"原作"七",据许本改)人国,形小,皆被发蔽("蔽"字原在"毛"字下,据明抄本移上)面,身有毛如狖。又到野叉国,船抵暗石而损,遂般人物上岸。伺潮落,阁船而修之。初不知在此国,有数人同入深林采野蔬,忽为野叉所逐,一人被擒。余人惊走。回顾,见数辈野叉,同食所得之人,同舟者惊怖无计。顷刻,有百余野叉,皆赤发裸形,呀口怒目而至。有执木枪者。有雌而挟子者。篙工贾客五十余人,遂齐将弓弩枪剑以敌之,果射倒二野叉,即舁拽明啸而遁。既去,遂伐木下寨,以防再来。野叉畏弩,亦不复至。驻两日,修船方毕,随风而逝。又经大人国,其人悉长大而野,见船上鼓噪,即惊走不出。又经流虬国,其国人幺麽,一概皆服麻布而有礼,竞将食物,求易钉铁。新罗客亦半译其语,遣客速过,言此国遇华人飘泛至者,虑有灾祸。既而又行,经小人国,其人裸形,小如五六岁儿。船人食尽,遂相率寻其巢穴。俄顷,果见捕得三四十枚以归,烹而充食。后行两日,遇一洲岛而取水,忽有群山羊,见人但耸视,都不惊避,既肥且伟。初疑岛上有人牧养,而又绝无人踪,捕之,仅获百口,皆食之。(出《岭表录异》)

  陵州刺史周遇不吃荤血。曾对刘恂说,他前几年从青杜入海回福建。碰到了猛烈的风,在海上漂浮,五天五夜,不知走了几千里。共经过六个国家。第一个国家是狗国,同船的有新罗人,他说那是狗国。不一会儿,果然看见一个身体赤裸像人的动物,抱着狗出来了,但那东西看到船就惊慌地逃跑了。又经过毛人国。那个国的人,形体很小,头发披散着,遮住了脸,身体有毛像长尾巴猴。又到了野叉国。当时船触了暗礁,因而受损。便连人带物都到了岸上,等候落潮船搁浅时好修理。开头不知道是在野叉国,有几个人就一块进入茂密的树林中采野菜,忽然被野叉追赶。有一个人被抓住了。其余的人都惊慌地逃走了。回头看时,看到几个野叉,正在一同吃那被抓住的人。同船的人很惊恐,但又束手无策。不一会儿,有一百多野叉,都是红头发,光着身子,张着口,瞪着愤怒的眼睛来了。有拿木枪的,有雌性带着孩子的。于是驾船的人、做买卖的人共五十多人,一齐拿着弓、弩、枪、剑来抵御它们。果然射倒了两个野叉,它们马上拽着被射倒的野叉,呼啸着逃走了。野叉走了以后,船上的人便伐树修栅栏,防备它们再来。野叉害怕弓弩,就不敢再来了。停了两天,船刚修理好,就顺着风又漂走了。他们后来又经过了大人国,那国的人全都高大野蛮,但看见船上的人向他们大声叫嚷,便立即惊慌地逃走不回来。又经过流虬国。那儿的人很小,全都穿着麻布衣服而又很有礼貌。争先恐后地拿着食物要求换钉子和铁器,新罗客人也只能把流虬人的话翻译过来一半,他让旅客们赶快走,说这个国的人如果遇到漂流过来的华人,就忧虑会有灾祸出现。不久又开始走,途经小人国,那国中的人都光着身子,小得像五六岁的小孩。船上的人食物吃光了,便互相带领着一块去寻找小人的窝。不一会,果然捉到三四十个回来了,于是煮了充饥。此后又走了两天,碰到了水中的一个岛,便上去弄些淡水。忽然看见有一群山羊,见了人只是高高地耸起脖子看着,并不惊慌躲避。这些山羊又肥又大,开头疑心是岛上有人放养的。但岛上没有一点人的踪迹,于是就抓它们。只抓到百来只,把它们都吃掉了。

  南 蛮

  南道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冷,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出《岭表录异》)

  南方各道的酋长有不少人选择鹅的细羽毛,夹在布帛之间,把它当作绵絮做成被,再用线粗粗地横竖缝几道道。这种被子温暖柔软不亚于套了丝絮的被。人们都说,鹅毛柔软暖和属凉性,适合给小孩盖,可以避免小孩受惊吓或得癫痫病。

  缚妇民

  缚妇民喜他室女者,率少年持白梃,往趋墟路值之。俟过,即共擒缚归。一二月,与其妻首罪。俗谓之缚妇也。(出《南海异事》)

  缚妇民中的男子如果喜欢上别人家女子,就领着少年拿着棍子,去往赶集的路上等着,等女人经过时,就一块抓住她弄回来。过一两个月,就与他抢来的妻子一起去自首服罪。所以人们把这个民族称为缚妇民。

  南海人

  南海男子女人皆缜发。每沐,以灰投流水中,就水以沐,以彘膏其发。至五六月,稻禾熟,民尽髡鬻于市。既髡,复取彘膏涂,来岁五六月,又可鬻。(出《南海异事》)

  南海的男子和女人都是黑头发。他们每次洗头时,把灰扔到流水里,就用这水来洗,洗完后再涂猪油润泽头发。到五六月时,稻子成熟时,百姓们都剃下自己的头发在集市上出售。剃光了头发后,再取猪油涂在头上,到了来年五六月时,就又可以卖了。

  又

  南海解牛,多女人,谓之屠婆屠娘。皆缚牛于大木,执刀以数罪:某时牵若耕,不得前;某时乘若渡水,不时行,今何免死耶?以策举颈,挥刀斩之。(出《南海异事》)

  南海贫民妻方孕,则诣富室,指腹以卖之,俗谓指腹卖。或己子未胜衣,邻之子稍可卖,往贷取以鬻,折杖以识其短长,俟己子长与杖等,即偿贷者。鬻男女如粪壤,父子两不戚戚。(出《南海异事》)

  南海杀牛的,大部分是女人,这种女人称为屠婆屠娘。她们都是先把牛捆在大树上,拿着刀列举牛的罪状:某个时候牵你去耕地,你不往前走;某时骑你过水时,不按时走,现在怎么能免死呢?用鞭子使牛抬起脖子来,刀一挥就把牛杀了。

  南海贫穷的人的妻子正怀孕时,就到富人家去,指着肚子来卖孩子,一般称作指腹卖。有的自己的孩子还太小,而邻居家的孩子基本上可卖了,便去借来卖,折根棍子来记下所借孩子的高矮。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得跟当初折的棍子长度相等时,就把他偿还给所借的人家。卖男卖女就如粪土一样,父子双方谁也不留恋谁。

  日 南

  《天宝实录》云,日南厩山,连接不知几千里,裸人所居,白民之后也。刺其胸前作花,有物如粉而紫色,画其两目下,去前二齿,以为美饰。(出《酉阳杂俎》)

  《天宝实录》上说,日南郡的厩山,连绵不断,不知有几千里长,是裸人居住的地方。裸人是白民的后代。他们在自己胸前刺上花,再用一种像粉而颜色发紫的颜料在两只眼睛下面涂画,还把两个门牙去掉,以此作为美丽的装饰。

  拘弥国

  顺宗即位年,拘弥之国贡却火雀,一雌一雄,履水珠,常坚冰,变昼草。其却火雀,纯黑,大小类燕,其声清亮,不并寻常禽鸟,置于烈火中,而火自散。上嘉其异,遂盛于火精笼,悬于寝殿,夜则宫人并蜡炬烧之,终不能损其毛羽。履水珠,色黑类铁,大如鸡卵。其上鳞皴,其中有窍。云将入江海,可长行洪波之上下。上始不谓之实,遂命善游者,以五色丝贯之,系之于左臂。毒龙畏之,遣入龙池,其人则步骤于波上,若在平地,亦潜于水中,良久复出,而遍体略无沾湿。上奇之,因以御馔赐使人。至长庆中,嫔御试弄于海池上,遂化为异龙,入于池内。俄而云烟暴起,不复追讨矣。常坚冰,云其国有大凝山,其中有冰,千年不释。及赍至京师,洁冷如故,虽盛暑赫日,终不消。嚼之,即与中国冰冻无异。变昼草,类芭蕉,可长数尺,而一茎千叶,树之则百步内昏黑如夜。始藏于百宝匣,其上缄以胡画。及上见而怒曰:"背明向暗,此草何足贵也。"命并匣焚之于使前。使初不为乐,及退,谓鸿胪曰:"本国以变昼为异,今皇帝以向暗为非,可谓明德矣。"(出《杜阳编》)

  唐顺宗即位那年,拘弥国进贡了一种却火鸡,一雌一雄,还有履水珠、常坚冰、变昼草。却火鸡是纯黑色,大小像燕子,叫声清脆响亮,不和平常的禽鸟在一起。把它放在烈火当中,火就自己散开。皇上夸奖它的奇异。于是把它装在火精笼中,挂在寝殿里。夜晚宫人用几支蜡烛并排烧它,但始终不能损伤它的羽毛。履水珠是黑色的,像铁,珠子有鸡蛋那么大,表面有鱼鳞似的皱痕,珠内有孔。说带着它到江海上,能长距离地在巨浪的上面或下面行走。皇上起先不认为是真的,便命善于游泳的人,用五色的丝线穿入珠孔中,然后把它系在左臂上。毒龙见了害怕,就进入了龙池。于是那人就或快或慢地在水波上行走,好像在平地上一样。有时也潜入水中,好久才出来,然而全身一点沾湿的地方也没有。皇上对此感到奇怪,于是把皇帝吃的饭菜赏赐给那位使者。到了长庆年间,有个宫女拿着珠子在海池上玩,那珠便化成一条奇异的龙,进入池中。不一会云烟猛烈升腾,珠子也就无处寻找了。关于常坚冰,使者说他们国里有座大凝山,那里面有冰,千年不化。等他们把冰带到京师的时候,那块冰仍然像原来那样洁白冰冷,即使是在阳光灿烂的盛夏,也始终不融化。把它放在嘴里嚼嚼,觉得跟中国的冰没有什么两样。变昼草,有点像芭蕉,可以长到几尺高,只有一根茎,叶子却有上千,把它立起来则周围百步以内黑得像夜晚。变昼草原来是藏在百宝匣里的,匣上是用胡人的画封着的。等到皇帝见到后生气地说:"背离光明趋向黑暗,这棵草有什么值得看重的!"便命令在使者面前连草带匣一起烧掉。起先使者有不高兴的表现,等到从朝廷退下以后,对接待外使的鸿胪卿说:"我国把改变白昼看作奇异的事情,现在你们的皇上把趋向黑暗看作错误,这足以说是具备了完美的德性了。

  南 诏

  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谓之星回节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骠信诗曰:"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邻国之名也)。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自我居震旦(谓天子为震旦),翊卫类夔、契。伊昔经皇运,艰难仰忠烈。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谓朕曰元。谓卿曰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清平官赵叔达曰:(谓词臣为清平官):"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波罗虎也,毗勇野马也。骠信昔年幸此,鲁射野马并虎)。河阔冰难合,地暖梅先开。下令俚柔洽(俚柔百姓也),献賝弄拣(国名)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出《玉溪编事》)

  南诏国把十二月十六日称为星回节。这一天国王到避风台游玩,命令清平官做诗。国王骠信的诗写道:"避风在善阐台上,极力远望可以看到藤越国。可叹啊古代和现在,仍然像烟雾和月亮。从我做了南诏国王以来,辅佐我的都像夔和契那样尽心。从前经历很大的变动,在艰难困苦中都是依靠着忠烈之臣。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在这星回节到来之日不禁感慨很深。国王与大臣同心同德,相信事业就足以传给子孙。"清平官赵叔达的诗:"皇帝的车马避风于星回节。不禁想起当年在此射死凶残的野马与老虎的事来。河宽冰难封严河面,土地转暖梅花首先开放,皇命传下,百姓一片和乐景象。弄拣国也献上了礼物,我愿以我不高的才能,永远在供游玩的避风台这里侍候。"

  獠 妇

  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其妻亦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又云,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其颠倒有如此。(出《南楚新闻》)

  南方的獠族妇女,她们刚生下孩子就下地干活,而她们的丈夫却躺在床上,饮食完全和产妇一样,稍不注意保护,产妇易得的那些病这个丈夫都能得上。产妇也没有什么痛苦的感觉,烧火、做饭、打柴、割草都像原来一样。又听说,越人的风俗,女人生了孩子以后,只过三天便到河水中洗澡,回到家后,做粥给丈夫吃。丈夫就围着被抱着孩子坐在床上,称作"产翁"。他们那里的夫妻颠倒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南中僧

  南人率不信释氏,虽有一二佛寺,吏课其为僧,以督责释之土田及施财。间有一二僧,喜拥妇食肉,但居其家,不能少解佛事。土人以女配僧,呼之为师郎。或有疾,以纸为圆钱,置佛像旁。或请僧设食,翌日,宰羊豕以啖之,目曰除斋。(出《投荒杂录》)

  又南中小郡,多无缁流。每宣德音,须假作僧道陪位。唐昭宗即位,柳韬为容广宣告使,赦文到,下属州。崖州自来无僧,皆("皆"原作"家",据明抄本改)临事差摄。宣时,有一假僧不伏排位,太守王弘夫怪而问之。僧曰:"役次未当,差遣编并,去岁已曾摄文宣王,今年又差作和尚。"见者莫不绝倒。(出《岭表录异》)

  南方人都不相信佛教。仅有一二座佛寺。官吏考核寺中和尚的管理情况,以便处理寺属田地及施舍来的财产。即使有一两个和尚,也是喜欢拥抱媳妇又吃肉,住在家中,而对于诵经、祈祷、供养佛的事一点也不了解。当地人把女儿嫁给和尚,称为"师郎"。有人得了病,就用纸剪成圆钱,放在佛像旁边。有的请和尚陈设食物,于佛像前,第二天,杀羊杀猪来让和尚吃,称作"除斋"。

  还有,岭南的小郡,大多没有僧徒。每当宣布皇帝恩诏时,就得找人假扮作和尚、道士陪位。唐昭宗登基做皇帝时,柳韬被任命为容州、广州的宣告使。赦免的公文下来,而下属州的崖州从来就没有和尚,都是到时现找人代替。宣告时,有一个假和尚不明白他应在的位置,太守王弘夫感到奇怪,就问那个假和尚,假和尚回答说:"排列的次序不妥当。差官瞎安排,去年让我扮演文宣王孔子,今年又派我作和尚!"看的人无不笑得前仰后合。

  番 禺

  广州番禺县常有部民谍诉云,前夜亡失蔬圃,今认得在于某处,请县宰判状往取之。有北客骇其说,因诘之。民云,海之浅水中有藻荇之属,被风吹,沙与藻荇相杂。其根既浮,其沙或厚三五尺处,可以耕垦,或灌或圃故也。夜则被盗者盗之百余里外,若桴篾之乘流也。以是植蔬者,海上往往有之。(出《玉堂闲话》)

  广州番禺县曾有百姓的诉状上说:"前一天晚上我丢失了一个菜园子,现在认出在某个地方,请县令作出判决,好去要回来。"有个北方客人对这个说法感到很惊讶,便问那人,那个百姓说:"海的浅水中有海藻荇菜之类的植物,被风吹过后,沙子就跟藻荇混杂到了一起,那根就浮了起来。那沙子有的地方三五尺厚,这地方就可开垦种植,有的地可以灌溉,有的可以作菜园子。可是夜间却被小偷把它偷到一百多里外,就像竹木制的小船顺水漂流一样,因此种菜的,海上处处都有。"

  又

  有在番禺逄端午,闻街中喧然,卖相思药声。讶笑观之,乃老媪荷("荷"原作"旧",据明抄本改)揭山中异草,鬻于富妇人,为媚男药,用此日采取为神。又云,采鹊巢中,获两小石,号鹊枕,此日得之者佳。妇人遇之,有抽金簪解耳珰而偿其直者。(出《投荒录》)

  有人在番禺正赶上了端午节,听到街上一片吵嚷声,其中有卖相思药的叫卖声音,觉得奇怪,便笑着旁观。原来是一个老太婆举着山上奇异的草,卖给有钱的妇女,那是一种媚男药,说用这天采的才有神效。又说,在喜鹊窝内采得两块小石,名叫鹊枕,这天得到的才是好的,妇女们遇到后,有的拔下金簪摘下耳坠折价购买它。

  岭南女工

  岭南无问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针缕绩纺为功,但躬庖厨,勤刀机而已。善醯盐菹鲊者,得为大好女矣。斯岂遐裔之天性欤!故俚("俚"原作"偶",据明抄本改)民争婚聘者,相与语曰:"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出《投荒录》)

  岭南人家不管贫富,教女儿时都不把会针线能纺织看作本领,只教女儿能亲自下厨房,勤练用刀的技巧罢了。擅长使用醋、盐、会腌菜和能腌鱼、糟鱼的,就被认为是非常好的女子。这岂不是边远地方人的天性吗?百姓争相婚嫁的,聚在一块说:"我的女儿裁袍补袄全都不会。让她整治水蛇、黄鳝,那是一条比一条做得好。"

  芋 羹

  百越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先于釜中置水,次下小芋烹之,候汤沸如鱼眼,即下其蛙,乃一一捧芋而熟,如此呼为抱芋羹。又或先于汤内安笋笴,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笴,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又云,疥皮者最佳,掷于沸汤,即跃出,其皮自脱矣,皮既脱,乃可以修馔。时有一叟闻兹语,大以为不可,云:"切不得除此锦袄子,其味绝珍。"闻之者莫不大笑。(出《南楚新闻》)

  百越人好吃蛤蟆,凡举行宴会,它就是上等的菜。先在锅内放上水,然后把小芋下到水中煮,等到锅内的水沸腾,冒着像鱼眼似的水泡时,马上把蛤蟆下到里面,蛤蟆便各捧着一个小芋而被煮熟了。这种做法做出的羹便叫抱芋羹。又有的先在开水内放入笋笴,然后再放入蛤蟆,等到端到筵席上,一看,个个蛤蟆都握着笋笴,瞪着眼睛张着嘴。座中有的客人开玩笑说:"都像卖灯心草的。"又说,长着疥皮的蛤蟆最好,把它扔到沸水中,它立即蹦了出去,而它的皮也同时被烫掉了,皮掉了后,就可做食物了。当时有位老者听了这话,认为很不应该这样,说:"切不可去掉癞蛤蟆那件'锦袄',它的味道极好。"听到这话,没有不笑的。

  蜜 唧

  岭南僚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出《朝野佥载》)

  岭南的獠民喜欢制作蜜唧。所谓蜜唧,就是把还没睁开眼,全身通红,刚会蠕动的幼鼠,喂以蜂蜜,把它摆在筵席上,它们在盘子里轻轻地爬着。吃时用筷子夹起来,一咬,就发出唧唧的声音,所以叫作蜜唧。

  南 州

  王蜀有刘隐者善于篇章,尝说。少年赍益部监军使书,索("索"原作"案",据明抄本改)于黔巫之南,谓之南州。州多山险,路细不通乘骑,贵贱皆策杖而行,其囊橐悉皆差夫背负。夫役不到处,便遣县令主薄自荷而行。将至南州,州牧差人致书迓之。至则有一二人背笼而前,将隐入笼内,掉手而行。凡登山入谷,皆绝高绝深者,日至百所,皆用指爪攀缘,寸寸而进。在于笼中,必与负荷者相背而坐,此即彼中车马也。洎至近州,州牧亦坐笼而迓于郊。其郡在桑林之间,茅屋数间而已。牧守皆华人,甚有心义。翌日牧曰:"须略谒诸大将乎。"遂差人引之衙院,衙各相去十里,亦在林木之下。一茅斋,大校三五人,逢迎极至。于是烹一犊儿,乃先取犊儿结肠中细粪,置在盘筵,以箸和("和"字原缺,据黄本补)调在醯中,方餐犊肉。彼人谓细粪为圣斋,若无此一味者,即不成局筵矣。诸味将半,然后下麻虫裹蒸。裹蒸乃取麻蕨蔓上虫,如今之刺猱者是也,以荷叶裹而蒸之。隐勉强餐之,明日所遗甚多。(出《玉堂闲话》)

  五代时,王建的前蜀国中有个叫刘隐的人很擅长写文章,他曾经说,少年时带着益州部监军的书信,到黔中与巫山南边。那一带称为南州。此州的山中有很多险要的地方,路很狭窄,骑马过不去,不管身份高贵的还是低贱的都得拄着手杖走,他们的行李全得派脚夫背着。脚夫不去的地方,就让县令主簿自己扛着走。将要到达南州时,州牧派人前来送信迎接,同时还有两个人背着笼子来到面前,请刘隐坐进笼内,那人背着刘隐摆动着双手轻松地走着。他们经过了很多极高极深的山谷,每天能经过一百处这样的地方。都是用手指攀着上边,一寸一寸地向上爬。坐在笼子里面的人,必须跟背笼的人背对背地坐着,这就是那地方的车马。等到了州附近的时候,州牧也坐在笼子里在郊外迎接。郡府在桑树林里只不过是几间茅草房罢了。州郡的长官都是华夏人,很讲义气。第二天,州牧说:"你们去简单地拜见一下各位大将吧。"便派人带领着刘隐等人到衙门院里。各衙门相距十多里,也在树林当中。一座茅草房,有三五个校尉官员,接待很周到。在那儿煮了一只牛犊儿,先取牛犊肠中的细粪,放在席上的盘子中,再用筷子调和在醋里面,才吃犊肉。那地方的人说,细粪是非凡的调味品,如果没有这一调味品,就不能叫作筵席了。各种菜上到一半时,然后又端来了麻虫裹蒸,裹蒸原来是抓来麻蕨蔓上的虫,那虫像刺猱,用荷叶裹着蒸熟的。刘隐勉强吃了一点。第二天主人又赠送了不少那种裹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大唐西域记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论衡全译 战国策译析 背着爱情走天涯 荀子译注 庄子译注 墨子白话今译 白话列子 春秋左传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