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被保护线路过大负荷电流时,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而本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元件组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设定动作时间→信号继电器发出动作信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动作时间是恒定的。(人为设定)
测试过程中,跳开功放电源:软件停止操作输出,然后弹起功放按钮,自保护信号应复归,电源指示灯发绿光并停止报警声。再按下功放按钮,再继续试验。若弹起面板功放按钮后,不能复归自保护信号,或再次按下按钮后,自保护再次动作,应考虑是否大电流长时间输出。
在电力系统中,如果一次系统没有故障,而保护发生了误动,那么将影响对用户的可靠供电,若重负荷线路发生误动跳闸,还有可能引起系统振荡事故,破坏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果一次系统发生了短路故障,但保护拒动,将扩大事故范围,甚至损坏电力设备。为了使保护真正起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作用,使保护整体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得各相关元件及设备特性优良、回路接线正确、定值及动作特性正确。所以加强对保护的检验质量。
测试目的
用于自动测试保护装置的阻抗特性、阻抗型继电器(包括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等)的动作边界,即Z(φ)动作边界特性。
界面左上边是参数设置,左下方是测试过程中电压电流输出显示,而右上边是动作曲线显示,下边依次是接点状态模拟显示及注释。
测试原理
试验开始后,从起始角度到终止角度以角度步长开始扫描,每条扫描线扫描半径的K%到之间进行搜索。一般地,应扫描半径的K%位于动作区内,位于动作区外,即扫描线完全覆盖动作边界。
对于一般扫描线上的测试,程序采用二分法原理进行动作边界点搜索,其搜索过程如下:
1)测试扫描线起点;
2)测试扫描线终点;
3)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动作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搜索动作:
☆ 二者动作情况相同,则说明边界点不在此扫描线上,或者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边界点,结束本边界点的搜索。
☆ 二者动作情况不同,则说明有动作边界点存在于本扫描线上,进入二分法搜索,逐步逼近边界点,直到满足测试精度后,结束本动作边界的。
参数说明
A.整定特性页
1.特性形状:选择被测试保护的阻抗特性形状。提供2个选择:圆特性(含椭圆)、四边形(四方CSL保护)。
2.整定Z1:圆特性的个整定阻抗的极坐标形式:幅值、角度。在选择圆特性时须设置。
3.R1+jX1:圆特性的个整定阻抗的直角坐标形式:电阻、电抗。在选择圆特性时须设置。
4.整定Z2:圆特性的第二个整定阻抗的极坐标形式:幅值、角度。在选择圆特性时须设置。
5.R2+jX2:圆特性的第二个整定阻抗的直角坐标形式:电阻、电抗。在选择圆特性时须设置。
6.整定值R:四边形特性的整定值R值。在选择四边形特性时须设置。
7.整定值X:四边形特性的整定值R值。在选择四边形特性时须设置。
B.扫描设置页
1.中心阻抗Z:辐射式扫描圆圆心Z的极坐标形式,大小,角度。
2.R + j X:辐射式扫描圆圆心Z的直角坐标形式,电阻,电抗。
3.扫描区域:设置扫描角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
4.步长:扫描从起始角度开始,以角度步长为间距,沿逆时针方向确定需要测试的扫描线。
5.扫描半径:辐射式扫描圆的半径,相对于中心阻抗Z。即以Z为圆心,以扫描线半径为半径画圆则构成扫描圆。
6.扫描范围:扫描线在扫描半径的K%到之间进行搜索。一般地,应扫描半径的K% 位于动作区内,位于动作区外,即扫描线完全覆盖动作边界。
7.测试精度:动作点和不动作点之间的阻抗大小之差小于该精度时,即可认为二者为同一点,也即动作边界点。
8.测试特性:选择测试特性,提供2个选项:静态实验(故障前时间内不送故障前电流,而送故障电流)、动态实验(故障前时间内故障前电流电流以脉冲形式输出,适用于突变量保护装置的测试)。
故障设置页
1.故障类型:待测试的故障类型,提供了7种故障选择:A相接地、B相接地、C相接地、AB相间、BC相间、CA相间、三相短路
2.故障方向:选择故障的方向,提供2个选项:正向故障、反向故障。
3.故障电流:试验过程中,故障时电流的大小。
4.短路合闸角:故障发生时刻电压的角度
5.零序补偿:在接地系统中,为了计算零序阻抗需要整定两个补偿系数,即(零序电阻补偿系数Kr)和(零序电抗补偿系数Kx)。具体关系如下:
R0=R1(3Kr+1)
X0=X1(3Kx+1)
6.故障前时间:故障前时间内输出故障前电流和故障前电压
7.故障时间:测试电流变化过程中,每扫描点所保持的大测试时间。一般地,故障时间应大于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8.Ux设置:设置试验过程中Ux的输出方式,可以有八种输出方式,分别为(任意方式、+3U0、-3U0、+3√3U0、-3√3U0、UA、UB、UC),如果为任意方式则需设置Ux的幅值及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