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20年9月19日上午,2020中國城市規劃學術季鄉村規劃與建設學委會學術活動之“全面小康與鄉村規劃——中西部縣鄉域鄉村規劃”成功舉行。長安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武聯教授做題為《秦巴山區典型鄉村“三生空間”內在機制及振興路徑探究》的學術報告。
本報告主要介紹了發言專家基于陜南地區秦嶺及秦巴山區一系列鄉村項目以及扶貧和實踐項目的研究,并分享了發言專家關于“三生空間”的相互關系,以及此后發展路徑的認識。報告分為三個方面:“三生空間”的概念、機制與歷史演化,秦巴山區鄉村特征與現狀問題,“三生空間”協同機制下的秦巴山區鄉村振興路徑。
01“三生空間”的含義、特點與歷史演化
“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和國家針對城鄉人居環境的發展提出了“三生空間”的概念,并特別強調了“三生空間”統籌協調的開發模式。實際上,“三生空間”是城市和鄉村最重要的主體功能空間,在人居環境發展和規劃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的提出,我們又提出了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生態優先的思想。目前的國土空間規劃正是以這種思路和思想開展的。
如果從不同尺度和不同對象看“三生空間”,那么其特征、構成要素以及相互關系也將不同。鄉村,特別是山地鄉村,其“三生空間”的相互關系與構成要素同城市差異非常大。因此,要做好鄉村,就要揭示和理解“三生空間”的本質以及相互的內在關系的規律,這是鄉村振興、鄉村規劃和鄉村建設非常重要的一條路徑。鄉村和城市“三生空間”的最大差異就在于,鄉村的“三生空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與相互滲透,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相互協同的關系(圖1)。其中,鄉村產業結構與生產體系可對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造成影響。例如,鄉村的產業結構可影響鄉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村莊布局、院落布局以及房屋布局等,并可孕育鄉村的獨特文化。鄉村的部分生產空間同時承擔著生態空間的職能,例如,林業、種植業是生產空間,但也具有一定的生態功能。因此,在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互包容,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兩兩之間的關系都同城市有著巨大的差異。
圖1 “三生空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與相互滲透的關系
由此可見,“三生空間”的功能具有復合性,“空間”與“功能”之間存在“多對多”的復雜關系,即一類空間包含多種功能。在多種功能中又存在主導功能(圖2),例如生態空間中以生態功能為主導,同時存在著生產與生活的其余附加職能。這種同一功能分布在不同空間,同一空間對應著多種功能的多對多關系,需要著重厘清。
圖2 “三生空間”的功能復合性
“空間”與“功能”之間的“多對多”關系在山地鄉村和平原鄉村之間的差異較大。平原鄉村的地域空間、生態承載力、針對人工干預的自修復能力等方面同山地鄉村有非常大的差別。山地鄉村的空間受地形地貌限制,用地較為破碎。因此,受村莊形態影響,山地鄉村比平原鄉村具有更加多樣的功能復合與協同關系。從這種差異性中我們可看出,鄉村的空間形態、耕作半徑、耕作模式同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其天然的生態屏障也同生活生產密不可分。
同鄉村相反,城市的產業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圖3、圖4),城市的生活空間與生產空間之間具有相對明顯的界限,生態空間由于城市的建設密度界限也較為明顯。由此看出,城市中“三生空間”之間的滲透性、協同性與包容性同鄉村差距較大,這種差異源于農村與城市的產業差異性。產業差異造成了鄉村社區與城市社區中不同的生活方式,并進一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空間。例如,如果一個區域以種植業為主,便需要有同種植業相適應的生活空間。同樣,產業差異對生態空間的影響也較大(圖5)。
圖3 鄉村——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
圖4 城鎮——第二、三產業
圖5 產業差異對“三生空間”的影響
另外,鄉村與城市“三生空間”的差異還體現在功能耦合性上。鄉村的最大特點是三生空間的界限較為模糊,耦合度較高(圖6);而城市的三生空間界限比較明顯,耦合度較低(圖7)。因此,在促進鄉村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發展與升級鄉村的產業結構?在產業結構轉型之后,生態空間與生活空間如何重構?如何與生產空間形成適配關系?三生空間的功能耦合性可以反映在三生空間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兩兩之間的關系中(圖6)。相比城市,鄉村的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之間的包容與協同關系更強,生產空間和生態空間之間的重疊度更高,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的交融度也更高。以山地鄉村為例,其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沒有明顯界限,三生空間的耦合度非常高,這是在某一種產業形態下或者一種經營模式下呈現出來的關系。“三生空間”三者間與兩兩間的復合功能需要我們認真深入的研究探討。
圖6 鄉村三生空間三者耦合度高,界限模糊
圖7 城鎮三生空間三者耦合度低,界限明確
圖8 “三生空間”的復合功能
從中國傳統城市建設中我們可以挖掘出“三生空間”的特點、演化機制與內在關系。我們的先輩為了生態安全、生活保障與穩定的定居,非常重視“三生空間”的選擇與匹配關系。這種重視首先體現在歷史遺址中。在西安半坡村遺址(圖9)中,白鹿原可遮擋風寒并提供林木,既是主要的生態功能空間,也是重要的生產空間;河流是生態空間,同時可提供農耕用水與漁獵等生產功能;居住空間以壕溝為主,形成穴居群落外,還提供了制陶區與墓葬區。因此,半坡村生態生活生產三者兼顧,同時三者協同并互相利用。正是因為半坡村形成的這種高度耦合的穩態關系,使得人居環境能夠持續穩態的發展。在姜寨遺址(圖10)中我們也能發現同樣的現象。這便是先輩的營建智慧,揭示了“三生空間”三者之間的規律,對我們現在仍有非常大的啟示。
圖9 半坡遺址
圖10 姜寨遺址
其次是書籍理論。《井田制》中,孟子以土地量定人數,并確定了環境容量(圖11)。《管子 乘馬》中提出不同等級的土地可容納的不同量級人口數,合理考慮了修建城池的土地承載力。這其實便是一種“三生空間”的耦合,承載力是生態問題,土地承載力講述了生產和生活生態的關系:城市有多少田地與水源,能承擔多少居民。另外,管子中提出的因地制宜的城市選址和規劃思想(圖12),以及傳統風水理論中負陰抱陽,山水交匯的城市選址思想(圖13),都考慮了多種國土空間要素,強調了“三生空間”多要素的耦合,以形成有田、有水、有陽光、有林木遮擋的人居環境。生態空間、生活空間以及生產空間之間的相得益彰與相互協同,保證了日常生活、城池防御以及氣候屏障的協同構成。
圖11 孟子《井田制》
圖12 《管子·乘馬》——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圖13 傳統風水理論——負陰抱陽,山水交匯
田園詩畫中,“三生空間”同樣有所體現。在中國傳統畫中,生態空間占比較大,比較夸張,而生活空間較少,體現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圖14、圖15)。一幅和諧畫作的根本是構成要素的合理配置,即有什么產業,有怎樣的生活,有何種的生態,體現了“三生空間”的聯系度。田園詩歌中描述的場景也涵蓋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以及其間的相互關系(圖16、圖17)。可以看出,田園詩畫并未強化三生空間的某一方面,而是重視三者間的有機協同。
圖14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中的三生空間
圖15 清《農耕圖》中的三生空間
圖16 《歸園田居 其一》中的三生空間
圖17 《過故人莊》中的三生空間
從以上傳統人居環境營造的分析中,我們可總結得出“三生空間”的內在機制——協同、適配、融合。協同指“三生空間”三者協調共用,牽一發而動全身,應整體考慮,缺一不可。適配是指“三生空間”三者相互影響,相互配合,任一要素發生變化時,其余兩者均應發生適應性調整。例如,生產空間以種植業為主,生活空間便需通過農田界定,同時還需考慮農田分布與地形地貌等生態要素的適配。融合指“三生空間”的融合,均衡發展是取得人居環境穩態的必要條件。與現在城市“三生空間”分隔清晰相反,鄉村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強調“三生空間”的包容性,這個特征和作用機制在山地鄉村更加明顯。目前鄉村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是因為忽略了“三生空間”的融合性,孤立的考慮某一方面,而對整體性考慮不足。例如,片面發展某一類產業,而忽視了產業與生態不匹配的問題,最終影響了人居環境的風貌;抑或盲目考慮建設用地的擴張,對特色風貌、生產、生態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等。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思想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啟示,包括:傳統價值觀中的綠色、生態思想,國土空間全要素的合理配置方式以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三者間的協同與融合。我們現在提出的統籌鄉村,協調發展等的思想和傳統經驗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02秦巴山區鄉村特征與現狀問題
秦巴山區地位非常重要,它橫亙于我國中部(圖18),是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南北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我國重要的主體生態功能區,有“生物基因庫”的美譽。
那么,在秦巴山區重要地位的背景下,其人居環境,尤其是鄉村聚落,如何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進行發展?“三生空間”協同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非常重要的一條路徑。2020年4月,習總書記到秦嶺考察,指出了秦嶺的重要地位,并對秦嶺的生態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指示和要求(圖19)。在此背景下,秦嶺的生態問題已不容忽視。秦嶺的城鄉人居環境發展對秦嶺生態影響較大,因此,做好城鄉人居環境的規劃建設無疑是對秦嶺生態保護的一大貢獻。
圖18 秦巴山區區位
圖19 2020年4月20日總書記到秦嶺考察
長安大學聚焦于鄉村和秦巴山區部分地區的研究已有一定積淀。多年來,長安大學建筑學院的老師在秦巴山區不同層面結合不同項目開展了一系列科研實踐與扶貧工作,圖20是近幾年來的一些主要研究項目。
圖20 長安大學建筑學院研究支撐——聚焦秦巴山區的鄉村空間研究
秦巴山區地域范圍廣大,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水”上游的秦嶺大巴山及其毗鄰地區(圖21)。陜南是陜西省三大自然區域之一,也是秦巴山區的中心地帶。因此,我們將陜南地區作為代表地區展開研究。陜南地區屬于北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地理垂直分異明顯。其生產空間(圖22)、生活空間(圖23)延水系和溝谷海拔低的區域延伸,呈支叉狀展開,這種用地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地理單元與生態單元(圖24)。我們研究的很多鄉村都是在這種地理單元與生態單元中進行發展的,這種分散的用地決定了鄉村聚落的形態。陜南秦巴山區鄉村聚落的主要特點便是傳統聚落形態與秦巴山區地形地貌以及產業結構之間的較高耦合性。
圖21 秦巴山區概況
圖22 秦巴山區生產空間——農田
圖23 秦巴山區生活空間——聚落
圖24 秦巴山區生態空間——山林
依據海拔高度等地理空間特征(圖25),秦巴山區的鄉村可分為平原盆地型、低山溝谷型、高山溝谷型三個類型(圖26)。其中,平原盆地型村落較少,而低山溝谷型鄉村(圖27)的聚落數量最多,因此低山溝谷型村莊發展建設中的“三生空間”問題更具典型性。低山溝谷型是沿著水系或低山溝谷分散發展的斑塊狀聚落,村落中的生活空間、生產空間與生態空間有機嵌套,形成了互相融合,互相滲透的關系(圖28)。這種在地形地貌影響下形成的相互滲透的空間形態特征構筑了“三生空間”及其相關要素,如山、水、林、田、湖、草的協同關系,最終形成了三生和諧穩定的態勢。
圖25 秦巴山區地理空間特征
圖26 陜南秦巴山區典型鄉村類型及聚落個數
圖27 秦巴山區典型鄉村類型——低山溝谷型
圖28 秦巴山區低山溝谷型鄉村的傳統特征
秦巴山區的鄉村建設中“三生空間”不協調的問題最為嚴重,在我國其余山區鄉村中也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生產方面盲目追求采礦采石產業帶來的近期經濟效益,導致鄉村生活空間風貌的缺失,并導致生態空間遭到破壞(圖29)。生活方面模仿城市建設模式,通過挖地挖山的擴張建設集中居住區,致使特色風貌的丟失與生態空間的破壞(圖30)。生態方面以被動式靜態保護為主,對習總書記提出的生態優勢轉換為金山銀山的思考不足(圖31)。因此,秦巴山區鄉村現狀問題產生于生產、生活、生態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三生空間”的割裂(圖32)。這個問題是我們在鄉村發展中需要重視并重點思考的。
圖29 生產-產業發展的適宜性不夠
圖30 生活-建設用地盲目擴張
圖31 生態-靜態保護缺乏利用
圖32 “三生空間”割裂
03 “三生空間”協同機制下秦巴山區鄉村振興路徑
第三部分是我們結合“三生空間”協同機制(圖33)開展的系列扶貧和振興項目的實踐。結合上述內容,我們提出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三者協同、適配、融合的新思路,達到鄉村振興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理想狀態,即: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圖33 秦巴山區鄉村“三生空間”的協同機制
我們以發展產業為核心,并注重產業的重構、升級與轉型。傳統的生活空間模式為種植業背景下小農經濟的空間模式,傳統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會對生態空間與生活空間造成較大的影響。例如,鄉村為發展旅游業引入野營、探險等旅游活動,實際上是在生態空間中植入生產與生活空間,這并非是單一靜態的生態問題,需要考慮生產經營模式變化后的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的適配調整。因此,我們的規劃手法可總結為,以生產空間重塑為核心,以空間重構與生態約束的供需關系為主線,構建“三生空間”融合發展基本框架,探求鄉村振興中的空間優化路經,合理調控與重構新型鄉村“三生空間”(圖34)。
圖34 調控與重構新型鄉村“三生空間”
經過以上探討,為振興秦巴山區鄉村三生空間,我們提出了“1+4+3+6+3+3”的振興路徑(圖35)。其中,“1”是指一個目標,“4”是指四種產業模式,“3”指電商、合作社與個體農戶三種經營模式。這個建構路徑已經在我們扶貧的幾個鄉村項目中進行了實施,目前實施效果較好。鄉村的產業進化實際上是傳統農業的提升與產業體系的變化,因此部分生產空間中包含了生態功能。除此之外,生產空間中還存在系列人文活動,對生活空間中道路等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生態保護前提下開展的鄉村相關活動同樣對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的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三生空間的互動關系應當受到我們的重視。
圖35 協同“三生空間”的鄉村振興路徑(1+4+3+6+3+3)
我選擇了兩個低山溝谷型鄉村——花園村與店坊河村為大家具體介紹(圖36)。盡管都以生態優先、產業帶動為基本發展原則,同類型鄉村的發展路徑因區位不同而有所區別。其中,店坊河村遠離中心城,村域面積中森林占比超過80%,其三生空間發展為“生態+”模式。花園村緊鄰青山鎮鎮區,其區位條件、交通條件以及旅游資源情況較好,具備產業發展的潛力,三生空間發展采用“產業+”模式(圖37)。
圖36 兩個低山溝谷型鄉村案例
圖37 店坊河村與花園村區位
首先是店坊河村案例。店坊河村(表1)現狀的“三生空間”主要分布在三條低山溝谷中,人居環境、基本農田種植、生態林木的分布形態都考慮到了溝谷的坡度與高程(圖38)。因此,店坊河村的地理單元和生態單元性非常強,“三生空間”三者之間的融合關系也比較強。在下一步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基于這種特點進行了“三生空間”的重新構造。基于前文提到的“生態+”發展模式,我們制定了店坊河村自身的發展路徑,包括新型農業、鄉村文旅等在內的產業模式,以及與產業體系有機配合的經營模式(圖39)。
表1 店坊河村
圖38 店坊河村“三生空間”現狀
圖39 店坊河村發展路徑選擇
針對店坊河村的“生態+”定位,形成了以特色農業種植、生態養殖并存發展成為村莊基礎性特色產業的基本模式。同時,通過“三生空間”的配合,形成了一些相關的衍生功能,以促進店坊河村的產業發展與轉型(圖40)。例如,農業種植和采摘體驗是生態區,但發揮了生產與生活等衍生功能,是多種功能的融合。另外,結合不同區域我們構筑了“三生空間”的相互關系,形成了一種特色生態種植+生態休閑農旅的“三生空間”協同模式(圖41)。
圖40 店坊河村產業發展與轉型
圖41 特色生態種植+生態休閑農旅的“三生空間”協同模式
在村域控制方面,我們對生態限制的坡度要求,板栗、瓜萎等種植產業的高程要求以及村域的生活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圖42),對村域開發建設用地進行控制(圖43)。規劃以優先保護生態為原則,以實現“三生”融合發展為目標,整合“三生”空間布局(圖44、圖45),力求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與高效發展。在生態+生產方面,突出生態涵養功能(圖46)。同時,結合不同溝谷的不同高程和坡度,進行生產生活及生態的耦合,在不同地方設置不同的特色農業種植與生態文旅(圖47、圖48)。生產+生態方面,形成了多維度旅游業態關系,包括鄉村種植體驗、山林野趣冒險、自然文化教育以及藝術品衍生(圖49)。在生活+生產方面,對道路交通(圖50)以及重要空間節點(圖51)進行調整以適配產業轉型。道路交通、公共設施以及公共空間的配置和選擇,結合生活、生態和生產空間的要求同步考慮。除此之外,我們還對產業轉型之后的民居進行了一些適配探討(圖51)。
圖42 生態空間、生產空間以及生活空間需求耦合分析
圖43 村域開發建設邊界
圖44 店坊河村 “三生空間”協同規劃
圖45 店坊河村“三生空間”面積比例
圖46 生態涵養功能
圖47 基于生物多樣性的作物分區
圖48 農業地貌景觀層次
圖49 多維旅游業態
圖50 村域道路交通規劃
圖51 村域重要空間節點設計
圖52 民居設計
第二個案例是花園村。花園村靠近城市與縣城,旅游資源豐富,圖53是花園村村域范圍。由圖可見,花園村與周邊村落的旅游資源、產業資源與現狀條件均良好。村落附近有設置公路,交通區位條件良好。因此,我們對花園村的定義是“產業+”模式。花園村的規劃基于青山鎮鎮域發展規劃(圖54),著重考慮了鎮域內多個村落“三生空間”的互相協同,而非孤立考慮花園村自身的發展。由圖55可看出,青山鎮鎮域內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花園村定位及振興路徑(圖56)同店坊河村不同。花園村的產業規劃(圖57)也不同于店坊河村,包括現代農業產業、鄉村文化旅游與鄉鎮中小企業(圖58)。以產業規劃核心,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以實現“三生”融合發展為目標,整合“三生”空間布局(圖59),我們對花園村的生態農業發展布局(圖60)、旅游發展結構(圖61)、道路交通(圖62)、重要空間節點(圖63)以及民居(圖64)均進行了一定的規劃研究。
圖53 花園村區位
圖54 青山鎮鎮域發展規劃
圖55 旅游產業發展規劃
圖56 花園村路徑選擇
圖57 花園村產業規劃
圖58 花園村產業規劃圖
圖59 花園村“三生空間”協同規劃
圖60 花園村生態農業發展布局
圖61 花園村村域旅游發展結構
圖62 花園村村域道路交通規劃
圖63 花園村村域重要空間節點設計
圖64 花園村民居整治
綜上所述,“三生空間”相互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三生空間”中的一個方面進行了調整,那另外兩方面也勢必需要采取一系列適配措施。傳統鄉村的穩態發展便源于三者之間關聯性的良好處理。以上就是我們對于“三生空間”的粗淺認知,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武聯,男,長安大學建筑學院院長
(文章來源:中國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