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過分關注地區之間、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在總量意義上的差距,而應該更加關注人均意義上的差距。”
——陸銘
近期,全國“兩會”大幕正式拉開,未來都市圈和城市群如何發展,成為“兩會”上的重要議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紅星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北京青年報四大主流媒體強強聯手,共同推出“‘城’勢而上——探尋中國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特別策劃,以一組深度觀察和一場線上論壇,為城市群未來發展之路貢獻亮和光。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長期研究中國城市發展與區域發展。在“兩會”召開前夕,針對現實中人們對于城市發展、區域發展仍然存在的認識上的誤區,以及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如何推動城市群由大變強、由強變優等問題,陸銘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未來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將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載體
在陸銘看來,隨著中國人均GDP將要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過去撒胡椒面式的普遍建設的區域發展方式,已經轉變為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載體。
陸銘解釋,目前服務業在中國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制造業。越是大城市,服務業發展越好。越是特大和超大城市,服務業在GDP和就業中所占的比例越高。這就讓進入現代化階段以后,經濟和人口向少數地區集中。在“十四五”和未來持續發展的時間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那么城市群內如何實現分工協作、共同發展?陸銘表示,在城市發展的早期階段,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網絡特征沒有那么明顯,城市呈現出獨立發展的態勢。但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就要講究城市群內部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它會形成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分工體系,比如在國家級中心城市,包括一些區域性中心城市,未來的產業結構更加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包括金融、貿易、文化、咨詢、教育、醫療等。在中心城市及周邊都市圈形成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優勢,輻射帶動其他周邊小城市。比如,核心大城市搞設計、研發,周邊其他城市成為制造業生產基地。或者,消費型服務業在中心城市集中,城市群內的其他城市能夠通過交通網絡到中心城市享受現代服務業。
同時,當中心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大量人口時,周邊其他小城市除了在制造業環節里成為生產基地,也可能存在旅游功能和其他消費功能。這時城市群內部借助比較便捷的交通網絡,中心城市的人群可能到周邊其他城市去旅游或娛樂。這樣一來,整個城市群就形成了一個具有分工和協作的共同發展態勢。
對于中國的城市群分布,陸銘表示,中國基本會形成三個層次的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代表了中國第一梯隊的城市群,未來應當成為能夠代表中國與發達國家城市群進行競爭的城市群。而在中國西部,成都與重慶形成的雙城經濟圈已經明確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除此以外,以武漢、鄭州、西安為中心的城市群成為中國第二梯隊的城市群。在東北地區,哈爾濱和長春之間,沈陽和大連之間形成了中國第三層次的城市群。每個城市群各有特點,也具有帶動各自區域發展的地位。
正確看待區域發展差距,更加關注人均意義上的均衡
目前,我國區域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應該如何看待區域發展的差距?陸銘表示,人們在熱議南北發展差距的時候,常常過于關注總量差距,而忽略了人均的差距。現代經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集聚發展,經濟和人口集中在少數地區。應該轉變傳統觀念里對于區域之間平衡發展的理解,不應該過分關注地區之間、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在總量意義上的差距,而應該更加關注人均意義上的差距。
陸銘解釋,人均意義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不同地區人們的人均收入、實際收入和生活質量的差距。因為有的大城市雖然名義收入較高,但刨除物價因素,實際收入與小城市沒有很大差別。有的大城市雖然公共服務很好,但人口更加集中。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不同區域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的差距正在縮小。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經濟表現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特點:一方面人口和經濟向城市或者大城市周邊集中,一方面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趨于均等化。
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如何發展?陸銘認為,中國最近幾十年的發展經歷了城市化加全球化的過程,中國走出了借助于國際貿易發揮比較優勢的發展路徑。尤其在加入WTO之后,中國經濟形成了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因為國際貿易主要依賴海運,所以東南沿海地區優先發展起來。但這并不代表中西部地區沒有發展空間,中西部地區可以發展一些不依賴海運的產業,比如電腦芯片等體積小但附加值高的產品,比如軟件產業、動漫產業、航空物流業等。
另外,中國經濟進入了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隨著內需的啟動,中國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未來產業布局將大量集中在服務于國內需求的產業,比如說服務于內需的制造業、旅游業。與此同時,科技創新也能給中西部地區帶來機遇,比如武漢、成都、西安等地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資源和研發能力,需要承載起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城市群內部逐漸實現人口自由流動,成渝雙城經濟圈要加強要素流動
陸銘提出,目前在東部沿海地區多存在一個省份有兩個旗鼓相當的大城市。比如山東的濟南和青島,遼寧的沈陽和大連,福建的福州和廈門,浙江的杭州和寧波,安徽的合肥和蕪湖等。這些省份往往存在兩個大城市的分工,一個城市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另一個城市是航運中心、制造業中心。但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絕大多數省份,不論從經濟體量、人口數量還是自然地理條件,都只存在一個大城市為中心的小城市群的概念。他建議,“這些地區要順應一城獨大的趨勢,不同城市不能追求你有啥我也有啥,而要著眼于追求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方面的均等化”。
陸銘分析了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發展路徑,他表示,重慶與四川之間省級邊界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起到分割市場的作用。成都和重慶應該加強人流、物流、信息流方面互動,可以共同舉辦一些體育賽事、展會等。“下一步國家已經提出城市群內部逐漸實現人口自由流動,甚至戶籍互認。如果成都與重慶率先提出兩個城市戶籍互認,那么兩地人口流動會更加便捷,有利于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夠起到一個樣板推動作用。”陸銘表示,希望未來因為行政邊界所導致的城市與城市分割的現象,能夠隨著城市群的發展而得到改變。
(文章來源: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