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试验箱

繁体版
搜索
 
 
 
售后承诺
故障排除
在线报修
相关标准
投诉建议
校准证书
盐雾试验箱
恒温恒湿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
冷热冲击试验箱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试验箱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快速温变试验箱
高温试验箱
低温试验箱
沙尘试验箱
淋雨试验箱
鼓风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紫外老化试验箱
换气老化试验箱
臭氧老化试验箱
氙灯老化试验箱
氙灯耐气候试验箱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箱
二氧化硫试验箱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
霉菌试验箱
低气压试验箱
恒温恒湿实验室
大型高低温步入试验室
盐雾腐蚀试验室
振动台
跌落试验机
工业烘箱
恒温恒湿箱
盐雾腐蚀试验箱
盐雾试验机
盐雾箱
 
 
首页 > 服务中心 > 技术文章
 
>>恒温恒湿试验箱“失恒温”机理剖析与现场处置规范
恒温恒湿试验箱“失恒温”机理剖析与现场处置规范

时间:2025/10/13 15:50:33
 

一、基本简介
“失恒温”泛指试验箱在设定时段内,工作区实测温度偏离目标值且无法回归,或波动度持续超出 ±0.5 ℃(空载)/±1.0 ℃(满载)之允许带宽。该现象直接破坏试验条件,导致:
样品失效机理与真实服役环境失配;
数据无法通过 CNAS 及 FDA 21 CFR Part 11 审计追踪;

重复试验带来额外成本与交期延误。


二、失恒温的三大根因与机理阐释
(一)热负载布置失当——气流短路效应
机理
试验箱依赖强制对流实现 PID 控温。当样品总体积率>工作室容积 1/3,或 Blocking Area(挡风截面积)>风道截面积 50 % 时,循环风量骤减,湍流强度下降,箱内出现“热岛”与“冷岛”。控制器接收的仍为主传感器点值,尚未反映区域温差,于是产生“表观恒温、实质超差”现象。
量化判据
满载工况下,按 IEC 60068-3-5 布置 9 点测温,最大温差 ΔTmax>1.5 ℃ 即可判定布置不当。
纠正措施
a) 执行“少样多次”原则:单批次样品投影面积 ≤ 风道截面积 30 %,高度方向预留 1/3 垂直空间;
b) 采用多孔托盘或钢丝网架,减少实体挡风;

c) 若必须高密度装载,启用“双 PID 分区补偿”机型(带辅助传感器阵列),并在报告备注装载图。


(二)循环风机系统退化——随机风速漂移
机理
循环马达常见为罩极或 EC 变频风机,其转速由可控硅或直流母线电压调控。当风轮破损、轴承缺油、叶片积尘厚度>0.5 mm 时,负载曲线右移,实际转速下降 10 %~20 %,风量按平方律衰减,换热系数降低,箱内温度呈周期 30 s~2 min 的正弦波动。
诊断工具
a) 光电转速表:实测值 vs 额定值偏差>5 %;
b) 热球风速仪:满载时出口平均风速<0.5 m/s;
c) 振动仪:轴承处加速度有效值>4.5 mm/s²。
维护策略
a) 每月 PM 用压缩空气(0.3 MPa)顺旋向吹扫叶轮;
b) 每 2000 h 补充 LGHP2 高温润滑脂 1.5 g;

c) 风轮出现裂纹或偏心>0.3 mm 时,整体更换总成,禁止现场焊接。


(三)测控链路失效——信号漂移与 ACU 硬件故障
机理
现代试验箱普遍采用“总线型分布式 I/O+区域控制单元(ACU)”架构。当 ACU 的 24 VDC 电源纹波>200 mV、或 A/D 芯片参考电压漂移 0.1 % 时,温度采样值即产生 0.2 ℃~0.4 ℃ 偏移;若接插件镀层氧化,接触电阻增加 0.5 Ω,可引入 0.1 ℃ 随机噪声,叠加在 PID 运算后表现为持续振荡。
判定流程
a) 用六位半数字表测量传感器输出端电阻型(Pt100)三线阻值,任意两线差值>0.1 Ω 即视为线路退化;
b) 通过 HART 调制解调器读取智能变送器状态字,出现“Sensor Fail”或“EEPROM Error”应更换;
c) 空载恒温 37 ℃ 时,记录 30 min 标准表与控制器差值,若 95 % 时间超出 ±0.3 ℃,可锁定 ACU 故障。
处置方案
a) 现场可更换模块:备用 ACU 板卡须与原板同固件版本号,插拔前断电 5 min 以泄放母线电容;
b) 更换后执行两点校准:0 ℃ 冰槽、100 ℃ 油槽,允差 ±0.05 ℃;

c) 将旧模块寄回厂家做失效分析(FA),30 日内出具 8D 报告并录入 FRACAS 系统。


三、失恒温应急处置 SOP(30 min 内完成)
0~2 min:暂停程序,开启照明,观察控制器实时曲线,确认是否为持续漂移而非瞬态过冲;
2~5 min:开启备用记录仪(具备 21 CFR Part 11 合规性),切换至“安全保持”模式(通常 25 ℃/60 %RH),防止样品继续承受应力;
5~10 min:
a) 检查装载率,若>30 %,立即移出超额样品并拍照存档;
b) 目测风轮旋转,用转速表快速测速;
10~20 min:
a) 拆出主传感器,用标准表比对;
b) 若传感器正常,检查 ACU 指示灯,红灯亮则更换模块;

20~30 min:重新启动空载恒温 37 ℃,观察 10 min 波动度,若仍>±0.5 ℃,联系厂家 24 h 技术支持,启动《异常试验中断评估表》(Deviation Report)。


四、预防性维护与数据驱动改进
建立“温度波动度 SPC 图”,每日自动采集最后一小时数据,计算 2σ 值,连续 7 点上升即触发预警;
每季度执行一次“满载最大热负载挑战试验”,验证箱体在最恶劣工况下的稳定性;
引入风机电流在线监测,通过 FFT 分析扇叶不平衡特征频率,提前 2 周安排保养;
对连续 3 次出现同类失恒温故障的箱体,启动 RCA(Root Cause Analysis)与 FMEA 更新,必要时升级至 v2.0 控制算法。

失恒温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多因素耦合的系统性失效。通过“量化判据—快速诊断—模块更换—数据追踪”四步闭环,可将平均修复时间(MTTR)由 4 h 缩短至 30 min,试验中断率下降 87 %。若现场处置超出本文范围,可即时与我司联系,获取远程诊断、备件空投及 CNAS 校准复核等增值服务,确保环境模拟数据始终满足 ICH、ISO、GB、ASTM 等全球主流法规要求。
 
相关资料
·恒温恒湿试验箱“失恒温”机理剖析与现场处置规范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 隐私保护 | 法律申明
版权所有 © 北京雅士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Copyright(c) Beijing Yashilin Testing Equipment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  68178477      传真:010-68174779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辅路甲2号 京ICP备08004694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