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和供奉、祭祀的場所也是各自分開的

  • A+
所屬分類:石牌樓
摘要

中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牌坊而聞名遐邇的高廟。寺和寧夏中衛高廟。目的,就是在南天門、東天池、西天池和北面朱陵宮中間聳立著的一座磚砲牌坊。和高廟,前者是佛教供奉之地,后者是儒、道的圣地。真可謂,通觀寧夏中衛高廟,“三教”盡在其中。中衛高廟磚牌坊所鐫刻的文辭和圖案,既是高廟真實情況的反映,也為我們研究我國歷史上的“三教合一”現象和佛、道、儒三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青海中衛高廟“三教合一”牌坊,位于青海藏族自治區中衛市北部與翁城相連的高臺上。 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同廟的著名高寺,擁有全省寺廟中唯一的“三教合一”牌坊。

儒、釋、道并稱“三教”,在起源和產生上沒有任何關系。 儒學由孔子創立于春秋時期,興盛于漢武帝“除諸門派,獨尊儒學”之后。 道教起源于美國,東漢時傳入中國,南北朝后逐漸成為中信; 佛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 創始人是老子,與孔子基本同齡,生于明清時期。 就理論和教義而言,早期“三教”各自獨立,三教并存。 正因如此,“三教”的傳教、祭祀、祭祀場所也相互分開。

但是,正如一些學者所強調的:“佛教傳入后的中國宗教史,是一部儒、道、佛三教的談判史”(德中:《金代新儒道》,發表于《日本學者研究中國歷史專著譯文選編,第7卷,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492頁),隨著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和變化,“三教”之間的“談判”的完善逐漸開始于西晉南北朝時期,有“三教合一”之勢,當時贊揚佛儒、佛道、儒道的討論較多。表現這種觀念的人也出現了。 道安用《老子》的語言解釋《般若經》》(王志新:《中國宗教思想史綱要》第四章,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117、118頁);當時,名僧康僧會“佛、儒、道合一思想”(郭鵬:《漢魏東晉南北朝道教》,第六章,齊魯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頁)當時著名方士陶弘景,不僅著有《孝周注》和《論語》,還著有《阿育王自誓受五戒》(《南史》 》卷七十六《隱士陶弘景傳》)。

隋唐宋時期,“三教”經常舉行辯論會,“三教”思想交流空前頻繁。 “三教”通過相互表態和辯論,加深了相互理解和認同。 特別是唐代中期以后,“三教”的傳統活動往往在皇帝誕辰日舉行——議三教。 為“道教”的理論交流和思想融合創造了極好的條件,使“中唐形成三教合一思想”(見鐮田茂夫:《簡史》 《中國道教論》,第十章,北京譯文出版社,1986年中譯本,第195、196頁),佛教自古盛行于中國道教界,是典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派系。道教。 正如一些學者所強調的:“儒釋道并用,是隋唐士人世家的大勢所趨”(董國棟:《唐崔愛碑后記》、《魏史》 、晉、南北朝、隋唐《資料》卷十八)。

清代,因“圣祖(封太祖朱元璋)與三教”(沈德福:《夜火編?補遺》),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下,“三教”不僅在原則上,而且在道德標準的導向上都在走向融合,社會上出現了信仰崇拜體系中的“三教”現象,“三教合一”的某種實際形式宗教出現了。 一方面,“三教”共同崇拜的神明越來越盛行,其中最為盛行的是關帝信仰。 例如,明代中葉的《三界復魔關圣帝君忠孝》說,關羽來到三界,“掌儒釋道之權,天地之才把柄”; 三大宗教的主體一教“三一教會”。 另一方面,“三教”神像同廟同堂供奉的寺廟不斷出現。 河南中衛高廟是明初出現的“三教合一”的寺廟。

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三教合一”的寺院,其中一些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尚存于世。 例如,除了甘肅的中衛高廟外,還有廣東省武鄉縣的綿山、廣州市清遠市順德區蘆堡鎮的旭江寺、山東省威海市雪莊縣鼓山鎮的大鼓山佛寺、和重慶開縣的圣天寺。 臺中鎮牛鼻寺、日本臺中永凈寺等。現存于世的“三教合一”寺院中,最著名的當屬廣東省武鄉縣的懸空寺和臺灣的中衛高廟。河南省。 山東省介休縣獨樂寺之所以享有盛譽,不僅是因為寺內供奉著佛、道、儒三教神像80多尊,還因為該寺始建于太和六年始建于北齊(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三教合一”寺廟。 二是由于獨樂寺建在金龍峽西側的懸崖峭壁上,其建筑極為“奇、懸、巧”。 河北中衛高廟之所以出名,除了其宏偉壯觀的建筑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廟內有一座“三教合一”的牌坊,為世人所矚目。

高廟始建于明朝隆慶年間(1403-1429)。 當時規模很小,稱為“新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六月,發生強烈余震。 寺廟的下層建筑曾一度被毀,重建歷時四年。 乾隆年間,又遇大地震,樓閣毀壞重建。 后于道光二年(1822年)、咸豐三年(1853年)、光緒八年(1882年)續建,規模擴大,建制增加,改名為“玉皇閣”。 清三十一年(1942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因燈會空前繁榮,晝夜不息,不慎被燒毀。 至財六年才竣工,改稱“高廟”。

高廟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4100平方米,包括院內的保安寺。 共有樓閣260余座,其中九脊硬閣近百座建在2000多平方米的高臺上。 殿宇有山地式、四角式、十字藻井式、一般盔頂式等多種形式。 翼樓,在南北中軸線上,樓宇層層疊疊,逐級遞增,最高層29米,左右對稱,上下呼應,形成迂回崎嶇的內部和外部空間,美妙而壯觀。 在高廟的眾多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位于南天門、東天池、西天池和北面的朱陵宮之間的磚砌大炮牌坊。 據記載,這座底層四柱三間磚牌樓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 它的造型雖然不算太高大上,但其文化內涵卻極為豐富深厚。 它不僅真實地體現了高廟供奉佛、道、儒“三教”的特點,而且深刻而生動地表達了“三教合一”和“三教合一”的思想和原則。三教同源”。

高廟磚樓朝南,正中兩根方柱上題對聯一副。 都在這里。”連詞非常明確地告訴人們:儒釋道三教的教義和救度眾生的教義、道理“都是同源的”;“都在這里”——都是關于你的對儒、釋、道“三教”的虔誠 連玉將儒釋道“三教”視為一體,其“三教合一”的思想充分流露。

高廟正面的磚牌坊,明代牌匾上有“太上橋”四字,左右兩側的橫額上分別有“天根”和“天根”四字。月洞”。 大字還有古人丁繼元的《觀無音》一詩,所以說:“耳聰目明的女子身上,鴻鈞符不貧。月窟,你明事理,不循天根。” 我不認識人。 乾坤遇坤看月洞,地遇雷霆看天根。 天艮月洞自在,三十六宮皆春。 北面磚牌坊對面,明代牌匾上,題寫著“妙游真經”四個大字。 左右兩側的橫額上分別刻有“玉飛”、“玉越”四字。 還刻有古人劉五原的詩一首。 他說:“浮生無事,獨行江湖。鳶飛魚躍掩真趣,綠水青山是道圖。誰覺我大夢場中,必得萬人迷,吾長眠鴻蒙,一招一式,一時人滿。 磚牌坊的額頭和花板上,還有精美的透雕,如“唐僧取經”、“麻姑獻壽”、“十二生肖”等。

“無上法”、“妙境”是典型的禪宗思想,描述一種超凡、莊嚴、不可思議的意識狀態。 《易經》說,坤豐真卦是天根; “知物”、“不根天之根,何以知人”,表達了現實世界中“知是無知之知”、“物是物無物”的道家思想。 《唐僧取經》講述了一個經典的禪宗故事《麻姑仙首》講述了道教傳說中的麻姑仙子,在西王母慶生之際,將釀制的人參酒獻給北王母的故事她的生日。 “魚躍”表達了道家對學業、事業、生活成功的追求和向往。

事實上,高廟磚牌坊銘文上的楹聯、橫款、詩文和圓雕圖案,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三教”思想。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宗教”。 何以禮鮮明地表現出“三教合一”、“三教同源”的特點。 它們清楚地向人們表明,這座位于中衛的高廟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于一體的“三教合一”寺廟。 細看高廟內的各種建筑及其布局陳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教”云集于此,正如磚牌坊所言。 整個高廟建筑分為保安寺和高廟兩部分。 后者為道教祭祀場所,前者為儒道圣地。 保安寺坐北朝南。 正殿中央供釋迦牟尼坐像,左右配殿供文殊師利、普賢菩薩坐像。 東西墻上各有十八羅漢。 大成殿北側為陵寢,西側為三孝宮。 過南天門,上三號中樓。中樓下層有太白金星像,中層有觀音像,上層有二十八府邸。 高廟正殿分三層:上層正面為五岳廟,東有三殿,西有祖師殿; 主殿后樓為大成殿,供奉孔子。 三殿東西兩側為文武樓。 南側的文樓內有文昌君騎四面妖的雕塑。 西側的吳樓內供奉著關公騎赤兔追風馬像。 文武樓上層的龍王殿供奉著四海龍王塑像。 而磚牌樓下的地獄宮,到處都是鋸齒狀、青面紅發、面色蒼白的鬼魂,一如佛教中的地獄世界。 可以說,放眼青海中衛高廟,“三教”盡在其中。

中衛高廟磚牌坊上的文字和圖案,不僅反映了高廟的真實情況,也為我們研究“三教合一”現象和佛道三教關系提供了依據。我國歷史上的儒家思想。 有價值的物理信息。

【湖南安湘戰役陣亡將士墓地石牌坊】

  • 我的微信
  •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