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的
粘度计种类有旋转式粘度计、毛细管式粘度计、落球式粘度计以及振动式粘度计,对于这些种类的粘度计的工作原理,我们前面也介绍过。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种类的粘度计名称来源及其特点,即为什么这些粘度计要这么称呼。
毛细管粘度计还可以分为乌氏、芬氏、品氏和逆流四种,毛细管式粘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毛细管内的流体,在被外界作用力推动下,流体内各层级之间有着相切的内部摩擦力,即流体要通过毛细管时,需要消耗一定能量还克服这种阻力。毛细管粘度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有着不同内径的毛细管,一般来说有0.4、0.6、0.8、1.0、1.2、1.5、2.0、2.5、3.0、3.5、4.0、5.0、6.0(单位mm)共13支/组,毛细管的全长也是固定的,一般为270mm。毛细管式粘度计的名称来源于其各种不同的毛细管。
旋转粘度计
旋转式粘度计构造通常比毛细管粘度计复杂,具有测量快速方便,数据可靠,对于连续测量,可以在不同的切变率下对同种材料进行测量等优点。旋转式粘度计最主要的特征是通过旋转电机的平板,将外力作用于流体内部,流体内部的分子作用力作用于锥板旋转,在扭矩检测器内的扭簧作用下,显示锥板旋转的角度,从而达到计算粘度值的目的。旋转式粘度计的名称来源于其旋转电机的工作方式。
振动法粘度计具响应快,对安装及测量环境要求低,精度好、适用面广、可靠性强等特点,在高温高压下也能测量,安装及清洗也方便,适合于在线测量。振动法粘度计工作原理是通过仪器上的物体在容器的流体中做有规律的运动,由于振动片受到流体粘性阻尼的作用,振动片的振幅会衰减。通过补充因流体粘性阻尼而损失的能量,使得物体的振幅维持在原有的状态,这部分补充的能量与流体的粘度和密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我们可以计算出粘度值。振动式粘度计一般来说由敏感探头、主传动轴、电磁和动力(扭振机构)、横杆(相当于振幅增强器)、弹性扭管、差动变压器(振幅测量)等组成。振动式粘度计的名称来源于其振动片的工作方式。
落球粘度计是基于Hoeppler测量原理,对流体进行简单而准确的动态粘度测量。主要核心理念就是测量落球在重力作用下,经过倾斜成一个工作角度的样品填充管降落所需要的位置耗费的时间。落球法粘度计一般只适用于粘度比较大且基本为透明的流体,适用范围比较窄。对所测量的流体条件要求苛刻,在使用时具有局限性。同样地,落球法粘度计的名称来源与其附件落球的工作方式。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的出来,不论是旋转式粘度计、毛细管式粘度计、落球式粘度计还是振动式粘度计
,它们之所以被以这样的名称命名,主要原因还是以其工作原理为基础,仪器外观功能最显著的特点。其实不管是哪个种类的粘度计,只要测量能够满足我们的粘度值测量需求及环境,都是可以的。名称及外观的影响对于离线式粘度计来说还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