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渣機又名挖掘式裝載機,是由機械手與輸送機相接合,扒渣和輸送裝車功能合二為一,采用電動全液壓控制系統和生產裝置,具有安全環保、能耗小、效率高的特點。該機器是把熔池、鋼包或鐵水罐中金屬液面上的熔渣除去的設備。它是提高鐵水預處理和冶金效率的重要設備。 扒渣機通常采用液壓或氣動傳動,快速往復運動為其主運動,輔之以傾動和水平回轉,即可滿足從容器中除渣的要求。有的機型還有升降運動。并可調節扒渣板以適應渣面的原始高度。按主運動方式可分為伸縮式和小車式兩種。 扒渣機的操作需注意以下事項: 1.嚴格按說明上標定的功率進行操作,避免超負工作,超速駕駛。 2.使用規定牌號的柴油、液壓油,油料在使用前要沉淀和過濾干凈,加油器具要保持清潔。 3.操作人員要熟悉扒渣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堅持定期保養,發現故障及時排除,禁止機車帶病工作。 文章來源于洛陽高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52yd.cn/
+查看全文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24日聯合發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70%左右,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蓋廣泛、層次分明、安全***的鐵路網絡。 按照規劃,高速鐵路建設在建成“四縱四橫”主骨架的基礎上,將有序推進,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形成覆蓋80%以上大城市的高速鐵路網絡。 在干線路網優化完善上,將持續優化完善東部路網,繼續擴大中西部路網規模,中西部路網規模達到9萬公里左右。進一步拓展西部與東中部聯系通道,有序推進對外通道建設,與周邊國家鐵路互聯互通取得積極進展。在城際、市域(郊)鐵路有序推進上,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城鎮密集地區形成城際、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規模達到2000公里左右。 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一批設施設備配套完善、現代***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支線鐵路約3000公里,鐵路與其他運輸方式一體銜接效率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在旅客出行上,動車組列車將承擔65%的旅客運量,北京至大部分省會城市之間2小時至8小時通達,相鄰大中城市1小時至4小時快速聯系,主要城市群內0.5小時至2小時便捷通勤。在貨物運輸上也將更為***,“門到門”、快速送達的全程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鐵水、鐵公、鐵空等多式聯運比重大幅提升。 據悉,我國將建設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化“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研制及應用。研制先進適用和綠色智能安全的機車車輛裝備,發展適應“門到門”、多式聯運、國際互聯互通運輸等貨運成套技術裝備,***提升鐵路現代化裝備水平。 規劃要求,充分發揮我國鐵路行業整體競爭優勢,加強鐵路對外交流合作,加快鐵路“走出去”,推進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進程,將中歐班列打造成為世界知名物流品牌。 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將持續深化改革和防控風險,加大對鐵路項目地方出資能力的審查力度,充分評估鐵路項目建設可能帶來的地方政府債務和風險隱患,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和節奏,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確保建設時機、建設標準等與發展需求、籌資能力相適應。引導地方政府按照相關規定開展PPP項目,嚴禁通過PPP等形式違法違規變相舉債。加快鐵路優質資產盤活,對具有較好收益預期的高鐵,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進債轉股。 與此同時,國家將加大對鐵路支持力度,發揮好鐵路建設債券融資支持作用,繼續向社會資本推出一批市場前景較好、投資預期收益較穩定的鐵路項目。拓寬鐵路發展基金融資渠道,鼓勵采用股權投資方式推進鐵路混合所有制改革。
+查看全文近日,工信部發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計劃》)提出,我國作為制造大國,機電產品保有量巨大,再制造是機電產品資源化循環利用的***佳途徑之一。下一步要開展以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為核心特性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提升機電產品再制造技術管理水平和產業發展質量,實現綠色增長。到2020年,帶動我國再制造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我國高端智能裝備再制造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聚焦關鍵設備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作為制造大國,機電產品保有量巨大,再制造是機電產品資源化循環利用的***佳途徑之一。目前,我國亟待進一步聚焦具有重要戰略作用和巨大經濟帶動潛力的關鍵裝備,開展以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附加值為核心特性的高端智能再制造,推動深度自動化無損拆解、柔性智能成形加工、智能無損檢測評估等高端智能再制造共性技術和專用裝備研發應用與產業化推廣。同時,推進高端智能再制造,有利于帶動綠色制造技術不斷突破、提升重大裝備運行保障能力、推動實現綠色增長。 《計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突破一批制約我國高端智能再制造發展的拆解、檢測、成形加工等關鍵共性技術,智能檢測、成形加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發布50項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術、裝備及評價等標準;初步建立可復制推廣的再制造產品應用市場化機制;推動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服務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產業集聚區等,帶動我國再制造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實施綠色制造 《計劃》提出,加快實施綠色制造,推動工業綠色發展,聚焦盾構機、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重型機床及油氣田裝備等關鍵件再制造,以及增材制造、特種材料、智能加工、無損檢測等綠色基礎共性技術在再制造領域的應用,推進高端智能再制造關鍵工藝技術裝備研發應用與產業化推廣,推動形成再制造生產與新品設計制造間的有效反哺互動機制,完善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加強標準研制和評價機制建設,探索高端智能再制造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再制造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一方面,加強高端智能再制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包括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關鍵件再制造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另一方面,加強智能化再制造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加快研發應用基于聲、光、電、磁多物理參量融合的再制造舊件損傷智能檢測與壽命評估設備,以及基于智能傳感技術的再制造產品結構健康與服役安全智能監測設備等。
+查看全文近些年來,由于整體經濟下行調整,中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傳統產能過剩,導致供銷失衡,出現惡性競爭、市場扭曲,嚴重損害了正常用戶和制造企業的利益,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2017年起市場復蘇,行業迎來新的機遇,為切實維護在新一輪的發展中行業整體利益和規范市場秩序,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行業氛圍,鼓勵企業良性競爭。同時著力于促進設備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售后服務不斷完善,迎接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長及“一帶一路”戰略為行業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聯合全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高峰會議成員單位,向全國瀝青攪拌設備生產制造企業和廣大使用單位發出如下倡議: 一、中國瀝青攪拌設備制造商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戰略部署,踐行“中國制造2025”藍圖規劃,加大投入和加強研發力度,奮力搶占技術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瀝青攪拌設備的制造大國和強國。 二、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瀝青攪拌設備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環境影響,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工藝和材料,減少污染排放,達到國家有關環保標準要求,推動制定各項行業環保標準,為推進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三、推動公平競爭,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尊重保護知識產權。避免無序競爭,抵制零首付、低于成本價銷售和超長分期付款期等惡性競爭行為,實現要素合理流動、資源合理配置、市場有序競爭,打造健康、持續、有活力的產業發展局面。 四、積極營造良好的供需雙方合作共贏局面,聯合抵制惡意壓價、惡意拖欠、惡意處罰等不良行為,維護瀝青攪拌設備制造前后端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共同建設文明誠信的市場環境。 五、提高產品服務能力,履行服務承諾,完善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用戶體驗,努力為用戶提供優質、安全、可信的產品和服務。 倡議發起單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 中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高峰會議成員企業(以首字母拼音為序) 安邁工程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加隆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 福建鐵拓機械有限公司 河南陸德筑機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公路機械有限公司 廊坊德基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遼陽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南陽市亞龍筑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泰安岳首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無錫錫通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無錫雪桃集團有限公司 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 中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高峰會議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查看全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新工業***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性影響。工業互聯網通過系統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力支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互聯網+先進制造業”,規范和指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基本形勢 當前,互聯網創新發展與新工業***正處于歷史交匯期。發達國家搶抓新一輪工業***機遇,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加速布局工業互聯網,構建數字驅動的工業新生態,各國參與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工業互聯網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啟動,在框架、標準、測試、安全、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成立了匯聚政產學研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發布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版本1.0)》、《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框架(版本1.0)》等,涌現出一批典型平臺和企業。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發展水平及現實基礎仍然不高,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關鍵平臺綜合能力不強,標準體系不完善,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龍頭企業引領,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與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需要仍有較大差距。 加快建設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的關鍵基礎設施,加快其發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發展,更大范圍、更***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新動能。工業互聯網還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從制造業擴展成為各產業領域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促進集成共享,并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依托。另一方面,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利于促進網絡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推動網絡應用從虛擬到實體、從生活到生產的跨越,極大拓展網絡經濟空間,為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新機遇。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亟需發揮我國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部署,揚長避短、分步實施,努力開創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局面。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圍繞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聚焦發展智能、綠色的先進制造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統籌引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促進行業應用,強化安全保障,完善標準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加快人才培養,持續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努力打造國際***的工業互聯網,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二)基本原則。 遵循規律,創新驅動。遵循工業演進規律、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發揮我國工業體系完備、網絡基礎堅實、互聯網創新活躍的優勢,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進培養高端人才,加強科研攻關,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進技術創新、產業突破、平臺構建、生態打造。發揮政府在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法規標準、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的作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開放發展,安全可靠。把握好安全與發展的辯證關系。發揮工業互聯網開放性、交互性優勢,促進工業體系開放式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各產業領域廣泛應用,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堅持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手段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 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做好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科學制定、合理規劃工業互聯網技術路線和發展路徑,統籌實現技術研發、產業發展和應用部署良性互動,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協同發展,區域布局協調有序。 (三)發展目標。 立足國情,面向未來,打造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走在國際前列,爭取實現并跑乃至領跑。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化推廣。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體系較為健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大規模推廣應用,推動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 其中,在2018-2020年三年起步階段,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初步形成各有側重、協同集聚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到2035年,建成國際***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形成國際先進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點領域實現國際***。 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查看全文過去我們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冬天過去就有春,行業見底后就會反彈。現在看來 ,在行業的集中度沒有規模提高的條件下,工程機械行業在成本線經營乃至出現全行業虧損具有長期性。 今年一季度,在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繼續減速,各項指標低位徘徊發展,延續了去年持續回落的態勢。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3月機械工業累計增加值增速為6.3%,比1~2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機械工業增速5.5個百分點,也低于去年全年3.7個百分點;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增速0.1個百分點,同時低于同期制造業0.9個百分點。這是近些年少有的未高于全國工業、同時低于制造業的現象。 工程機械行業: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迷的狀態沒有明顯的改觀,工程機械統計的5種主要產品產量全部為同比下降。2015年3月,工程機械行業出***貨值為23.85億元,同比下降13.37%。1-3月行業出***貨值59.69億元,累計同比增速為負12.41%2015年3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均為負增長,其中,裝載機下降幅度***大,為負34.2%。 自2011年行業達到高峰,工程機械經歷了連續3年多調整周期,產業鏈上下游包括廠商-經銷商-***終客戶的銷售/需求相對更加理性,行業過剩產能逐步去化,但是依舊沒有看到回暖的跡象。 日前,記者參加日立建機二十周年慶典上,采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時,他明確表示:“當前工程機械市場形勢非常嚴峻,行業持續低迷、產需矛盾突出,企業的經營業績不好,到目前還不能下結論已經見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工程機械市場處于底部區域。” 工程機械行業自2011年以來就進入了漫長的盤整期,而三大行業巨頭去年凈利潤僅僅相當于高峰期的一成左右,可見行業仍然未擺脫寒冬。 自工程機械行業步入低位發展期,行業人士一直期待大型建設投資項目的到來,為工程機械行業注入新的血液,帶動行業的整體發展。期間,鐵路十三五計劃的公布、“一帶一路”版圖的發布等等利好消息不斷為處于低迷期的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希望,為行業的回暖增添春色。
+查看全文研發投入注重“零存整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南方航空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彭建武: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人類工程技術的***高智慧。目前,世界上僅有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法國等***“玩家”能自主研制航空發動機。而新中國的***臺航空發動機就于1954年誕生在中國株洲的中航南方。 然而,與世界航空強國相比,航空發動機仍是我們的“軟肋”。為此,近年來我們積極與法國賽峰集團、加拿大普惠公司、GE公司等國際知名的航空發動機制造企業合作,試圖通過學習借鑒,使中國航空制造業可以從“填空補缺”到“望其項背”,再到***終和發達國家“并駕齊驅”。 其實,與外國發動機企業合作,能學到的主要是發動機配件的生產技術,核心技術還得靠自主創新。但航空制造業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一臺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過程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短期內很難看到收益。在此情況下,***大的問題是哪來的能力支撐持續的投入,即便是“零存整取”,也得持續地“零存”進去。這正是我們的軟肋所在:法國賽峰集團每年的研發投入約占總銷售額的12%,而我們的這一數據僅為3%。 要實現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從企業自身而言,必須持之以恒、“零存整取”地增加研發投入、加大自主創新能力,讓研發和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石。不僅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還要提升組織管理能力、商業運營模式的創新能力。同時,要創新分配體制,使知識、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其中,以良好的條件吸引、培養和激勵各類創新人才。 張開雙臂擁抱“互聯網+” 全國人大代表、湘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周建雄:只需拿出手機、輕點屏幕,我就能隨時隨地了解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每一臺湘電制造的風機實時運轉情況。 作為一家創建于1936年的裝備制造企業,湘電集團正在以開放的思維、全新的理念,張開雙臂擁抱“互聯網+”時代,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還清楚地記得,2003年,湘電研制的產品整整有20個大類、188個系列、3030個品種。每個產品都能做,但每個產品都沒有核心競爭力和規模效益,成為企業***大的包袱。 簡單的照搬復制出不了核心競爭力、粗放的制造工藝成不了世界名牌。通過近年來的“瘦身歸核”、轉型升級,我們深耕新能源、通用電氣、海洋工程和交通牽引成套裝備制造四大產業。企業效益不降反升的事實也充分證明,只有鍛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行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要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除了依靠自身努力,不斷堅持自主創新外,還需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與國外先進科技研發機構、企業的強強聯手過程中,進一步開闊眼界,更好地分析市場、研究市場、面對市場、貼近市場,進而更好地開拓市場。同時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不斷突破關鍵技術,進一步提升在本行業內發展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走出去”,爭當中國新“名片” 全國人大代表、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齊振偉: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當前,“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要實現“中國智造”,中國裝備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江南工業集團是一家國家一類重點保軍企業,除了軍用產品,新能源、汽車等民用產品也是我們的強項。近年來,我們將目光投向海外,積極“走出去”占領國外市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