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申请季们的2027er向前走,2028er们开始对美国名校发起冲锋,而学校和中介们也不遗余力地开始宣传自家优秀学生。换成以往,我会焦虑地把那些闪亮的profile上的奖项、竞赛、裱花和自己的一点点对比,看看我比那些“天之骄子”到底差在哪里。我坚信爬藤公式有迹可循,只是需要一点点心思,“伪装”得足够松弛,就会成为被藤校青睐的幸运儿。可是,被梦校脆拒后,我发现我错了。
被“鸡”大的小孩,更有优势?
我的“爬藤”路从初中、不,应该是更小就开始了。
出生在一个爸妈都有个出国梦的家庭,英语,自然是被早早地鸡起来的。虽然爸妈都是体制内的干部,但他们身边认识的人小孩出国读大学,几乎成了标配;我们家自然不落下。
爸不知道从哪里整到了一套美国中学全套英文教材,从此,家里的BGM就只有2种:英文教材录音带,和我钢琴考级的曲目。
妈当时事业正在上升期,工作日常常加班,但每个双休日都会和我极限拉扯,一点点啃完四册新概念、剑桥少儿英语、KET……
cr.小舍得
还好,据父母说,我懂事早,很快就知道自己鸡自己了。但我其实是因为尝到了鸡娃的甜头:
那个在差生口中灭绝师太般的班主任,对我永远是笑眯眯的;
学校和美国小学的小朋友们和老师来交换,我也是被第一个推出去当代表,和他们无缝沟通;
最后因为太能唠被本地报社记者采访上电视的也是我,事后老师还请我吃了肯德基。
我爸妈的“照书养”,初见成效。好运气和亮眼的成绩,让我进了本地自主招生一家最好的外国语学校。
那段时间,我和爸妈参加各种美国名校宣讲会、国际教育展、家长沙龙。
我听学长学姐侃侃而谈他们在国外大学和教授做科研、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朋友、创业的经历,而爸妈,则忙不迭地进各种家长群,打听哪个机构补习效果最好、哪些竞赛要早准备、哪些夏令营值得去。
学长学姐的战绩,挂满了学校的外墙: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常春藤联盟,也称藤校。
当时的我,天真的小脑瓜转得飞快:和那些学长学姐一样,我也从小学英语,体育、才艺、奥数也都练得有模有样,该考级的考级,竞赛AMC8之类的也拿到了证书,万里长征,开了个好头!
被“爬藤公式”安排的人生
如果说被鸡那么多年,有哪一个科目我最喜欢,我觉得会是数学。
不比语文、历史、英语等要“猜”出卷人变幻莫测的心思,所有数学题的核心都是看破规律,得出公式。再妖魔鬼怪的难题,哪怕是用另外一个语言写的,也能被万变不离其宗的公式攻破。
他们说美本录取没有公式,大学会按照每个人的背景不同,选最有个性的学生?说得好听!
个性,我当时想,不过也是精心打造公式中呈现出来的一部分罢了,就像帝都国际部招生时根本没提标化成绩,但顶头国际部的人人都托福100 ,雅思6.5左右一样,我信你个鬼!
而且,当时我就认识了不少藤校的学长学姐,也经常读一些申请故事,在我看来,他们的profile虽然有着名字各异的活动和各种各样的竞赛,但核心组成部分都是相似的:
要么,就是顶尖科研选手,拿过丘奖/IMO/IPO这种级别的奖项;要么就是主打一个diversity路线,小众民俗文化保护活动搞起来,历史哲学小语种学起来,其他profile都是在此上面的分支。
所以,典型的J人思维让我在其他人还在英美加体制纠结的时候,早早地看起了藤校们的录取偏好。
也是这个school research契机,让我对康奈尔陷入了爱河。
同是藤校,它比哥大宾大少了一丝都市的浮华,比村里的大毛知名度高出一截,又不像哈佛耶鲁那样触不可及,蹦一蹦还是能摸到的。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学生录取非常友好!
我觉得我行了。公式的解已经给出,接下来,就是凑齐未知数。
我虽然比较喜欢理科,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跟着“女生学理科在美国大学很吃香”的前人经验,并没有特别喜欢具体某个领域。但是看了无数个录取案例之后,我决定申康奈尔的工程专业,算是我自己比较喜欢 有优势 过来人经验比较足的专业。
于是,对照着那些学校发出的“喜报”、那些知乎小红书Reddit答案里晒出的profile,那些我在班里东听一点儿西蹭一点儿的大佬往事,我开始一项一项往公式里“代入”:
录取的同学AP选了4文4理工8门5分证明自己多方面发展,我也跟着考了一样的AP科目,还自己多自学了一门环科,只因为我看了康奈尔官网,有很多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项目。还好,疯狂掉头发的代价是拿下了足够数量的5分;
录取的同学创办了Girl in STEM帮助女孩学习理工科的公益社团,那我就拉了一波同学建了一个免费学习STEM资源的网站,定期在上面自己讲讲课;
录取的同学上pioneer跟教授做科研,我也在大一暑假飞去了美国到CMU做 The Summer Academy for Math and Science 的夏校;
每“求”出一个新的未知数,我觉得就离结果更近了一步。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牺牲。我不敢选最喜欢的AP literature老师的课,因为我听说那节课特别难,保不住我的GPA。没有高绩点,公式两边就不能成立了;
我也没有趁着学校开放西班牙语和法语课的机会去趁机学一个二外,因为他们的时间都和我不得不学的CS撞了。
但,如果这就是得出完美解所需要的opportunity cost,我认。
但我感觉,好像还少了些什么……
倾尽全力也不一定有好结局
大一暑假夏校回来,我做了个重大的决定:转学美高。
虽然我很喜欢我现在学校的环境,也和同学们能打成一片,但作为二线城市国际部,我们开的课实在太少了,和那些康奈尔录取那些案例不能比。
而我了解到的那个私立住宿美高,每年有20%的毕业生都能进入藤校。美高还有自己的跨学科研究院,有大量的曲棍球冰球高尔夫等项目,能帮我打造一个更加“全能”的人设!
父母也很支持我,于是,找了中介,联系美高,面试,折腾了一个夏天,最后一个未知数“归位”——我进了那所顶尖美高。
从那以后,我也接触到了更多厉害的美国本土学生,有的高中就开始给福布斯500榜公司做软件工程师,有的滑冰进了校队和省队,每天早上4点起来训练,但课程还是保持满绩……
而我,也努力地学着他们的模样,建立中国文化社,参加初创公司实习,捡起游泳课参加校级比赛。我的申请主线,也是几乎复刻了他们在官网晒出几个成功校友故事的集合体:在老家城市的污染让我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性,以后的研究方向是想探索作为能源电池应用到机器人当中。
在申请材料里的我,是一个一条一条,按着康奈尔喜欢的学生定制的,严丝合缝的模子。我想,即使重来一次,我也不可能做的比现在更好了。
很奇怪,递交申请之前我记得自己信心满满地觉得学校实在没理由拒我,但是按下按钮之后,我的自信心倒是一点点下跌。
我做到最好了吗?班里方向和我很像的同学多学了一门AP,我文书提到污染对女性的不平等影响的部分似乎太老套了,我突然国内转过来的记录会不会太刻意?
正因为如此,本来觉得转学已经找了中介没必要再找一次的我,还是花了一大笔自己实习还有其他零工攒下来的钱,请顾问帮忙改了申康奈尔的文书。
所以,拒信真的来了的时候,最初的空白和失望过后,我的反应,竟然是愤怒。
相信一些J人也会理解,这是一种你精心规划好的事情,被和你完全相左的逻辑打乱的愤怒。
从小到大,我每一步都按照我所能获取的信息里的最优解走,我不比任何一个大红榜单里晒出的“藤校牛剑娃”、“奔赴热爱梦想”之类的案例差。
凭什么?
可能是因为自己淋过雨的缘故,申请季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做了一段时间国际教育自媒体运营,追了很多国外大学新闻,包括各类高等教育改革,新闻里的关于高等教育的观点类文章。
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国际生能看到的美本录取状况,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像藤校这样更像是扎根美国的跨国企业集团,要考虑捐赠者金主爸爸的支持,要看着所在州乃至全国的政坛风向,要注意本国学生群体录取的种族、性别、经济等多样性的平衡……
我才发现,自己傻傻跟随着的那个公式,既没有、也没办法把所有这些影响因素都当成变量。这个“模型”会变得异常臃肿,即使有结果也不一定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纽约时报的社论讲述了关于“僧多粥少”的美本申请现状
回头想想我的高中三年,为了把一个又一个变量填进公式里,我不敢做的很多事情——
那节错过了的English lit课上,大家读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转学之前还去找了那节课的外教,说我真的很喜欢他的课,但以后也没机会上了。“cuz it will kill my GPA”。外交非但没说我,还把他自己那个copy给我了,“带去吧,有空自己看看,不打分。”
那些因为要拿到AP成绩囫囵吞枣干啃下去的AP历史知识,现在写文章要做相关Research的时候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一个个去查以前那些“不会考”的90年前后美国大事件后才发现,这个时期才是最能解释目前美国上至政坛下至民生的各种操作;
我建立的STEM知识网站不久之后从日更慢慢变成月更再到年更,但我用它做活动的效果已经达到,也没再维护。后来我再点进去想看看当年自己的痕迹,发现已经404。
几乎我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做一样的事:创办一个又一个生长比死亡速度还快的社团,参加三字母国际大赛,爸妈和自己专业对口的更是收获实习经历 1。
即使我转到美高,这些也没变过,甚至多了那种全家都是哈佛legacy,打个电话就能改变申请结果的白男。
如果我上完了那节课,如果我多花个几天研究研究历史,如果我真的关心那个网站给我的读者带来了什么……这一切都会更有意义一些,或者,再不济,我可能也会更快乐一点吧?
申请季的最后,我接下来了普渡的offer。它的综排只有top40,但工程专业却有全美第4;只是当时我随手申的保底学校,但一看到人家工程金字招牌好到谷歌微软亚马逊大厂HR一招人就来学校晃悠,得,真香了。
看吧,对梦校的执念也不是那么深的,人是多变的动物。
美本录取真的有公式吗?
直到最后,我还是想说,有,而且知道这个总所周知的“秘密配方”比不知道要好。学术、活动、体育、地理位置,这些,都重要。
但是,不要把原本精彩的高中生活过成公式。太在意结果,患得患失,反而能让招生官看得出来你在硬往他们的标准上凑,太刻意;真正打动招生官的,往往是在能够松弛的环境下,自然而然长期坚持下去的一件小事儿。
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可以拿数字衡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