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的缩写形式。EPC 总承包模式是指由一家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过程,以及负责所有的承包任务。很多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存在投资大、风险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等,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大型的工程项目, 相反EPC 总承包模式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其能够 很好地解决传统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相继在很多工程项目中都得以实现,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产生了很多成熟的EPC总承包商,这对于寻求EPC总承包商的业主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目前我国也有企业相继使用EPC总承包模式, 在使用过程中也借鉴一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先 后得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我国工程总承包公司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EPC总承包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
2 EPC 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中往往是由业主自己组织管理,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最终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并且依据相关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范围,最终确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传统承包模式中往往材料以及设备的准备方是业主,对于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是由业主方通过协商处理,而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工期以及投资等控制则是监理方。
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承包模式中涉及的单位多,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业主方则需要在各个单位之间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必然会导致建设工期长、投资大、组织协调繁琐、工作量大、责任不明确、信息反馈不及时、施工过程脱节等等问题。
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等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工程项目的常态,实现现代工程项目在各个方面的可控性,降低总投资、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意外风险已经成为一项基本要求。由于现代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传统承包模式的缺点则突显的更加明显,相反工程总承包则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工程总承包是业主方所采用的一种承发包方式,承担总承包的企业方依据相关合同对项目的全 过程或者部分阶段进行承包,在相关合同的约束下承包方需对项目的质量以及工期等负责。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对建设项目费用、进度以及质量的有效控制,同时各方的协调工作都以合同为中心,并且通过总承包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项目建设信息、安全的管理。其中EPC总承包模式就是工程总承包的模式之一,其是指由一家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全过程,以及负责所有的承包任务。
(1)工程项目采用 EPC 总承包模式后,总承包商则会有更多权利能够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也可根据项目状况进行分承包,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业主方涉及的环节不是很多,也就是说业主方通过合同与总承包商之间实现了责任转移。
(2)采用 EPC 总承包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信息反馈及时、整体性强,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因此,要大力发展EPC总承包模式,借助其优势更好地发展现代工程项目建设。
3 EPC 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同时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国内市场发展,但在实践中也突显出了一些问题。
3.1 选择空间狭窄、缺乏总承包意识
国外存在很多涉及EPC总承包模式的竞争环境,因此国外存在很多完善的EPC总承包商,相比之下我国就缺乏相关的竞争环境,没有形成大量有经验、成熟、完善的EPC 总承包商,结果就是目前业主的选择空间狭窄、没有对比性,业主选择不到满意的总承包商。以上问题,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很多业主对总承包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总承包模式的认可度不高,对其没有足够的信心。
3.2 无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建立于1984年首次被提出,1997年颁布的《建筑法》中又一次提出了要提倡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承包,随后的长时间中对于EPC 总承包都是提倡,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在很多法律中都没有关于EPC总承包的相关规定。因此 EPC 总承包的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法规都不够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其操作性不强,总承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没法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3.3 目前无合适的合同示范文本
当前,国内对于工程方面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方面,都已经有适合的合同示范文本,但目前EPC总承包在我国没有符合国情的合同示范文本。合同方面的使用都是在参考 FIDIC 合同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合同示范文本,总体都是参考后自己起草,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
3.4 业主方没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由于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专业管理人员不多,经常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操作上的不规范。例如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仅使得承包商的成本加大,而且也影响了工程质量,有些业主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提出要自己购买材料,结果就是经常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施工周期变长,最后不能按时交付。有时由于业主方提出要 求后,也没有对承包商进行成本弥补,导致承包商的成本加大。因此在总承包谈判前期,就需要业主方的管理人员对 EPC 总承包模式有所熟知,避免在谈判过程中产生不可沟通的问题。
4 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EPC 总承包模式在国内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使得EPC 总承包模式在我国能够快速有序地发展,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4.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EPC总承包 模式在国内市场发展或开拓。为了EPC总承包模式在中国市场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首先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其有法可依。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培养和发展国内工程总承包市场体系,确保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法制环节。最关键的是要制定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 EPC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以使当前的总承包行为规范化。
4.2 提高认可度
目前国内业主没有总承包意识,并且国内也没有大量有经验、成熟、完善的 EPC总承包商,导致业主对于EPC总承包模式的认可度也很低。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可度,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总承包 。以快速推进工程总承包在国内的发展。
(1)借助于社会力量加大对工程总承包的宣传力度,突出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优势,可以列举国外定型案例进行分析。
(2)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对于业主方的定期培训,以此让业主对EPC 总承包模式的特点、优势有所熟知,提高认可度。
4.3 规范行为,加强培训
虽然我国目前颁布了《建筑法》、《招投标法》等,但是总体上管理力度不够,为了让相关的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应当制定业主方行为规范制度,对目前业主方在总承包中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各种不良行为。如恶意压价承包、拖欠工程款等。对于这些行为应当进行管制,制定更好的关于业主方行为的监督制度,为 EPC总承包在国内市场营造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提高业主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应当积极鼓励业主方自己经常组织培训,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如内部组织学习班,参加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培训会等。
4.4 采用现代化项目管理技术
因国内没有很好的有利于EPC总承包发展的竞争环境,导致国内没有大量的成熟有经验的承包商。因此,总承包商也要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内部管理 模式,推动其自身的发展。承包商内部应该积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行现代化管理技术以及先进的方法,制定最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细则,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4.4.1 项目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
面对EPC总承包模式的管理现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际化的新形势,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项目管理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项目管理网络化、模拟、虚拟化、信息化。既是同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未来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工程项目及管理为中心的信息化系统,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一个高效、快速、集成化的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地促进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4.4.2 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技术手段
如:Primavera 6.0(P6)项目管理软件和 BIM 建筑信息模 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P6 是美国 Primavera System Inc.公司研发的项目管理软件,采用最新的IT 技术,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 和 MS SQL Server 上构架起企业级的,包涵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以计划—协同—跟踪—控制—积累为主线的企业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是项目管理理论演变为实用技术的经典之作;BIM 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5 总结 EPC 总承包管理经验
为了改善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的发展,提高认可度,EPC 总承包企业,应当结合对外开放以及行业之间的借鉴,经常开展EPC总承包经验学习,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 EPC总承包模式,提出在我国发展 EPC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建 EPC 独特的管理模式。
4.5.1 加强管理和技术交流,规范行业行为
政府引导,企业交流,共同参与,不断完善和规范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真正认识到其本质内涵,掌握其管理、运作技术。
(1)要加强行业间交流和学习,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
(2)借鉴和吸取国内外一些比较优秀的、典型的EPC 总承包项目模式。
(3)政府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出台相关《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及规范细则,以此规范对工程总承包的市场管理。
4.5.2 注重经验积累,做好项目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在 EPC项目竣工后,进行项目后评价对以后类似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项目后评价一般在项目竣工以后项目运作阶段和项目结束之间进行。它的内容包括项目竣工验收、项目效益后评价和项目管理后评价。项目的竣工验收和项目管理的后评价,主要针对的是项目过程的评价,而项目效益后评价则主要是对应于项目前期策划而言的。通过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都学习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为今后 EPC 总承包项目更好地运作和管理,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5 结束语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接轨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使得EPC总承包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国内例如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都得到了应用。但是总体上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的应用率还不是很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缺乏相关的竞争环境,没有形成大量有经验、成熟、完善的EPC 总承包商,导致国内业主的选择空间很小,总承包意识不高。因此,为了EPC 总承包模式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尤其是在承包模式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地改进。(来源:神华科技 作者:神华宁夏煤业集团能源工程公司 孙建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