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最近,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一项生物实验引发不小的“轰动”。经过数十天的精心培育,一份被打在“碗”里的鸡蛋逐渐发育成一只可爱的小鸡,这项由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获得成功,也在大家心里种下一粒探索创新的种子。
在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恒温箱里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鸡憨态可掬,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其中一只正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历时21天,通过无蛋壳孵化后诞生的。
这个实验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首先需要把鸡蛋壳打破,将蛋清蛋黄倒在垫有保鲜膜的玻璃容器里,再用保鲜膜罩起来后放到恒温箱里孵化。不过其中许多技术细节并不简单。
本次实验,师生们共准备了16组备用计划,最终在第5组获得成功,在实验过程中,大家既培养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科学实验的综合素养。
据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举措,将学生作业分为项目式、情境式、实践式、表演式等不同类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参加课外社团和实践活动,着力培育创新创造的“土壤”,让孩子们体验到创新的喜悦和创造的成就感,并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们善学、乐学。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崂山融媒 刘承波 青岛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