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肠息肉变大肠癌
2022-04-19 08:31:22 来源: 南通肿瘤 咨询医生
警惕大肠息肉变大肠癌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提到“癌”字,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尤其是一提到直肠癌,具备一些医学知识的人就会想到要手术治疗的话能否保住 ,治疗的转归与预后生存质量等。实际上,任何“癌”的治疗都强调一个“早”字,大肠癌也不例外。
危害:大肠息肉易变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 ,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一般来说,大肠癌与环境、饮食习惯有关,低纤维素、高脂肪饮食对大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影响。”赵虹介绍,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年后约有10%-20%可发生大肠癌,出血性溃疡结肠炎10年后约有50%发生癌变,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8岁-10岁易发病,40岁左右几乎100%发生大肠癌。
大肠息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发病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息肉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肠息肉可发生在结肠任何部位,以单发息肉多见,多发 肉约20%,息肉数目一般在10个以内。家族性腺瘤病息肉数目多达100个以上。而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特别是有家族 肉病患者,在40岁以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癌变。
症状:腹痛、包块、便秘、便血
那么一旦发展为大肠癌了,都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赵虹介绍,直肠癌首先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如以往每日排便1次,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每日排便2-3次,甚至更多,并伴有便后不净感,总是有便意的感觉,许多直肠癌患者还伴有 坠胀感或里急后重感,也有因此症状常被误诊为慢性肠炎或痢疾,也有的患者便血就自认为是痔疮,不到医院就诊,致使病情加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下腹或右下腹隐痛,因盲肠升结肠内径较宽(7-8cm),较少发生梗阻,可表现为下腹包块,体瘦的人清晨空腹时自己就能摸到。除此之外,还可以伴有慢性失血,贫血,因右下腹不适,隐痛,有些病人易被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胆囊炎等。
左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便血,腹胀,肠梗阻等症状,这部分病人经常感觉腹胀,排便不畅,排气后得到缓解,这时多是由于 使肠腔变窄,致使肠不全梗阻,所以感觉到腹胀。
治疗: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大肠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切除至今仍是治疗大肠癌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赵虹解释,癌变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其转移和复发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大肠癌的手术不是单纯仅仅把癌灶切掉就可以了,而是要将 上、下缘的正常肠管切除一部分,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也就是说,手术是建立在力求根治的基础上。
“这里特殊提一下直肠癌,由于直肠位于大肠的最远端,一旦发生癌肿,做为患者和家属首先关心的无外乎是能否切掉?能否保 ?”赵虹表示,医生会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如癌变部位,分期,生物学特性,年龄,身体状况等而选择不同的术式,能否保肛是根据癌变的位置决定的。
赵虹介绍,沈阳市肛肠医院 科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已使多例保肛希望不大的患者保留了 ,使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实习编辑:陈丽珊)
TAG:
相关阅读
- 2022-04-19高脂饮食运动少导致男性大肠癌高发
- 2022-04-19高脂饮食是大肠癌的催化剂
- 2022-04-19高脂肪饮食诱发大肠癌
- 2022-04-19预防大肠癌要留意家族史这类人更易患大肠癌
- 2022-04-19预防大肠癌不要饮食过细
- 2022-04-19青年人持续腹痛警惕大肠癌大肠癌有4个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