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他们看着身边的人有说有笑,他们渴望快速的和外界交流。通过语言启蒙,宝宝从中认知这个世界,这对宝宝将来的学习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父母有七招 从小培养孩子语言能力
0-6个月是宝宝成长的第一个敏感期,这一时期,除了是身体迅速成长的高峰期以外,也是宝宝脑部成长的高峰期。要抓住这个人生的关键期,让宝宝的身体和智力都得到优良的发展,就要为宝宝提供丰富多元的外部刺激。如果要发展婴儿的语言能力,家长就要常常对着他们说话,对他们发出的声音作出回应。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让婴儿学会理解并使用语言。
婴儿时期太过安静,2岁时语汇不多,3岁时说话句子不完整,说话含糊不清,5岁以后说话仍常有明显错误,节律、速度或语调不正常……如果问题没能够引起妈妈的高度重视,可以能会导致孩子对语言、语音反应迟缓,和其他同龄人比起来在学习上吃力。上学后容易表现为非常遵守课堂纪律,但是容易分心、做小动作,对老师讲的课一知半解或记不住。>>三大禁区 培养孩子语言能力你做错了吗?
每个宝宝的发育有其个体差异,语言系统的发育也同样情况。他们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两岁半还不会说话或没有任何交流性的语言,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不正常发育水平。
1、智能发育迟缓(即智力低下):
一般来说,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研究结果显示,智商越低的儿童,其说话能力越差。部分智商低于5 0的儿童甚至不能发展必要的说话技能,而轻度智能迟缓的儿童,说话能力有其他认识能力的缺陷,这在经过诊断性的智力测试后便能知分晓。
治疗方法:对于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可根据智能迟缓的程度进行说话的干预,即使严重智能迟缓儿童,也要鼓励他们用姿势、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与他人作简单交流的技能。
2、发育性语言障碍:
这在学龄前的儿童中较多见。国外的调查发现,在2.5周岁~12周岁儿童中,说话异常者占6%,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1倍。据统计,此类儿童的症状如下:
①感受性语言障碍
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常无反应,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他人的语言要求去行动。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仅表达能力差。
②入学后发育性语言障碍
患儿常有明显的学习困难。既不懂别人的意思,又说不清自己的意思,开口说话的年龄较常人相差很多,一旦会说,也是发音不准、词汇贫乏、句子简单、错误百出。且学习方面主要是阅读困难,特别是感觉性语言障碍患儿的阅读能力较差,且常伴有计算困难,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③行为问题
该类患儿到学龄期后常因学习困难及与同学交往时语言表达困难,而出现焦虑、退缩、注意短暂、多动或违拗等行为问题。通常此类患儿的智力正常,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正常,内在的语言发育正常,在完成一些带有创意的游戏、绘画、音乐方面与正常儿童一致。但他们常常缠住一个话题不放,无休止地说着,全然不理会周围人的反应和表情,没有与他人对答和会话的技巧。
治疗方法:
表达性语言障碍者:主要是对语言进行特殊训练,无须药物治疗。表达性语言障碍者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获得语言能力。重点是训练宝宝模仿别人讲话。
感受性语言障碍者:一般语言较差。专门训练后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患儿效果较差、严重者同时伴有听力损害者,几乎不可能治愈。训练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
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语言表达。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4-5个月: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这可不代表宝宝会说话了,爸爸妈妈先别激动,这时宝宝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要到宝宝1岁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妈妈”的真正意义。
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妈妈在一旁听着觉得很有趣,其实这是宝宝在模仿类似大人的语气和声调,也是学习说话的一种方式。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也可以多对宝宝说话,让宝宝多模仿,锻炼语言能力。
12-17个月:这时宝宝已经能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词语。宝宝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提出一个正确的疑问句式。这时候宝宝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1岁半-2岁: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大多是名词。宝宝还不能理解第一人称的使用方法,他会喊出自己的名字,提出要求。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一些新奇的东西并告诉宝宝物品的名字,宝宝很快就可以学会。
2岁半: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尽管意识不强,他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小名来称呼自己。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他使用祈使句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3岁: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宝宝能听妈妈给他讲故事,还能提出一些可爱的问题呢!
宝宝说话比较晚,很多情况仅仅是因为刺激不够,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环境,就可以改善宝宝的语言发育迟缓迹象,这样宝宝的发育就可以赶上同龄宝宝。宝宝说话晚,那如何如何教宝宝说话呢?
尽早“对话”:不要等宝宝会说话才跟他交谈。您可以在他出生时尽早与宝宝“说话”。仔细记录和认识婴儿哭闹的类型,如饥饿,困倦,疲倦,恐惧等各自哭法,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另外,随着宝宝长大,宝宝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并开始发出各种咿咿呀呀声。这次模仿宝宝,一定很开心。
使用“妈妈语”:在生活中,母亲在用婴儿语言与婴儿说话时,往往不自觉地放慢速度,提高语调,以夸张的语气说话或重复。给出一些简短的单词或句子,这被称为“妈妈语”。宝宝非常喜欢这一套,因为低速,夸张的语气。高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这可以让宝宝感觉更好,学习语言。
做一个宝贝的“指导”:宝宝是世界上的“新客人”,即使是洗澡,吃最基本的东西,宝宝也会觉得莫名其妙,这就需要做一个宝宝的好“指导”,比如带一个善良的声音,变化的语气告诉宝宝他目前面临的是什么。自然而亲密的语言“指导”对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发展。
成为“朗读者”:许多优秀家庭的做法已证明,坚持向孩子朗读,并从一开始就向孩子们讲述更多故事,这使得孩子们能够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的婴儿语言。宝宝的语言技能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有的父母认为,宝宝说话很晚,是大器晚成。宝宝说话晚更聪明,其实这是没道理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以下是具体介绍:
由于宝宝的个体差异,语言能力的表现也是有早有晚,说哈时发音有清晰,也有不清晰的差异。妈妈们只能看到宝宝说话很晚,但妈妈们没有想到造成宝宝张嘴说话晚的原因。有的妈妈急于给孩子贴上智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分析】
儿童语言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学,即学习正确的发音和代词;知道、感觉或理解,能够将其他人的话语与实际发生或表现的事物联系起来;表达,也就是说,用一个人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从发音到理解,然后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一般而言,0岁至1岁之间的儿童以简单的发音和称呼为主。我们总能听到我们的孩子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却听不清在说什么。事实上,孩子是在积累语言信息。
1岁到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理解的阶段,对成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迅速增加。成人说什么,宝宝可以很好地理解,但往往还不会表达,最多会用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例如:“大米”是指吃饭,“牛奶”意味着喝牛奶。一般来说,宝宝首先要了解名词,并慢慢理解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从1岁半到3岁,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飞跃期。宝宝学会用文字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与他人交流。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