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奥数网
重庆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重庆站 > 重点中学 > 南岸区 > 重庆110中学 > 正文

重庆市110中学科技活动

来源:重庆奥数网整理   作者:奥数网编辑   2011-10-17 15:21:09

  重庆市110中学于1993年被评为南岸区首批科技示范校,一直以来学校对青少年科技活动及科普教育都非常重视,在南岸区青少年科技辅导站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科技素质和科普知识。

  ● 科技活动机构建设及经费保障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的各任领导都高度重视科普活动的开展,分别与1997年和2000年成立了两届“科普活动协会”,每届任期3年,并给学校聘请的科技辅导员颁发“科技辅导员证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上级部门的活动要求,定期组织召开科普会议,开展科技活动。校长罗灵亲自挂帅,书记尹萍任组长,精心挑选了26名有科技活动专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辅导员。每月一次例会,科技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专项经费、有科技活动管理表彰、奖励制度。

  为了调动学校老师的学生的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包括年度科技活动优秀教师,年度科技活动学生积极分子,年度科技活动优秀组织班级等,并辅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奖励。

  科技活动的经费保障。由相关的科技活动负责人向学校分管领导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原则上,学校都得大力支持。

  ● 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努力做到“活动、学业”双丰收

  由于我校是南岸区一所知名的初级中学,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学生都很看重学校的教学质量。于是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客观上就与科技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就将事倍功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组织开展科技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比如周末、假期等。

  从1997年至今,我们对爱好科技活动的学生的学业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分析,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进入了较为理想的高级中学,还有部分学生考入了名牌大学,2001级的邵玥、唐邦胜同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06年主要参与实施社会实践科技论文《再看旱灾》的学生江舟、向鹏的学习成绩有了更大的飞跃,全部升入南开中学。还有谭叶馨、李露、柯琳琳全部以有益的成绩进入市属中学。这些学生在开展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对学习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有了更高的定位,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此,他们的成绩进步显著,得到了家长、学校、年级、班主任的肯定。

  ● 尊重学生,充分体现民主、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想在课堂上实现我们所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得漫长地等待,然而,在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在我校的科技活动过程中,由于许多学生有一定的科技活动经历,因此老师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真正做到了主体实施,学生不再是权威者面前“小绵羊”似的接受学习者。在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中,学生与教师成了学习伙伴,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科技活动过程中的互助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改变了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在新的学习方式中他们在头脑中构建起学科文化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体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体悟到学科文化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学生在评价中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在评价中得到发展,得到提高;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开放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融为一体,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互助,把只在理论上的研究变成了现实的可能,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  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形式——完全自主参加

  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任何的分派型科技活动任务,都将遭受失败。因此,我们采用完全学生自主参加。

  1、“兴趣主导型”科技活动。在我们开展模型类科技活动的时候(航空、航海、建筑等),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张贴海报,学生自己报名”的形式,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

  2、“自主生成型”综合实践活动。这类活动,通常情况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产生了疑问,或者是学生对身边的某些社会、自然现象很感兴趣,在与同学、老师的探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学生本人又有了解事实真相的愿望,并有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施完成。

  3、“创造性”科幻绘画。这类活动,是属于最无限制的活动,学生只要有想象力,尤其是奇思妙想,这种能力也是我们的学生比较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的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启发,启发学生幻想,并对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进行肯定,不断的肯定也就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  倡导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创造浓郁的科技氛围

  我们在学生中成立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兴趣小组”,委派兼职科技辅导员,以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生物科学、科技制作活动为龙头,课内课外并举,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普活动。

  一、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特色,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意之中就走了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每一次,我都是亲自陪同学生走入调查对象的真实生活,因此,孩子们在调查对象面前的内心活动与表现历历在目:

  实践活动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是一种人生的感悟,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走进农村“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明白了生活中除了“追星”,还有很不起眼的人群更需要关注;懂得了在老人伤感的时候递上一张纸巾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就是对老人的尊重;学会了通过亲身考证乡村基层干部的作为来审视社会,拷问自己的良知!

  在“中学”这个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一段特殊的经历,注定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会是心血来潮的片刻新鲜,更不会是流星转瞬即逝,它将如烙印般铭刻心田,伴随终生!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对以前参加综合实践的学生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跟踪了解,知道所有的学生都考上了重点本科学院,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颇有建树。

  二、通过板报专栏加强中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普及

  通过这样的板报的形式,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大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有利于普及学生的科学知识,也让板报具有可看性。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

  从2006年的到2008年,我校科技辅导组的老师,利用周末双休日的时间和班会的时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不仅有“环保诗歌朗诵”比赛、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科幻画比赛、“变废为宝”小制作比赛、“我秀学校”绘画比赛、“木梁承重”,还有“空中落蛋”以及“橡筋弹射飞机模型”竞赛等9个科技竞赛项目。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举行了“消防在我身边”主题班会,邀请消防专家来我校作“关于消防常识”的知识讲座。还举行了“环保”征文竞赛,许多学生和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表现得非常踊跃。通过开展这些类型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在挫折的磨练中成长。 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学会正视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在磨练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四、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科技内涵,积极倡导教师将科技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们鼓励各学科的教师,挖掘本学科的科技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例如:“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身边的地理”、“科普英语”等等。目前,我校由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组成的强大的科技教育队伍,将科技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艺术、三防、综合实践和其他各学科课程中,形成了人人参与科技教育的可喜局面。

  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从2006年至尽,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科技辅导员培训2人,参加市级专项辅导培训6人次,参加区级专项培训12人次。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科技培训,扩大了教师的视野,增长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教师的辅导能力。

  六、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大力开发科普资源

  由于我校背靠南山,南山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接触大自然,感受“重庆之肺”的现实可能。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爬南山、重走“黄角古道”,了解曾经繁华的“黄角古道”今昔对比,并探索变化的原因。

  我校靠近三所高校,这也为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机会。组织学生到交通大学参观,了解桥梁设计与建设的一些基本常识,为认识家乡的“桥都”增添了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三峡博物馆、红岩村等,了解很具代表性的重庆。

  七、科技活动取得的成绩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共有600多名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占全校学生的30%左右,获得国家级奖项17名次,市级奖项25个,区级奖项65人次,获得校级奖励130多人次。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热门资讯

热门中学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择校指导 | 经验分享

面试指南 | 简历模板 | 分班考试

专家指导 | 真题解析 | 学习资料

热门资料

重庆教育新闻 | 真题资料

重庆焦点新闻 | 备考练习

重点中学

重庆第一中学 | 重庆南开中学

重庆巴蜀中学 | 重庆第八中学

重庆育才中学 | 重庆外国语学校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