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 >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创建词条目录

  • 英文名:Arteriosclerosis
  • 其他名称:动脉硬化
  • 传染性:
  • 传播途径:50岁以上中老年人
  • 多发人群:“三高”人群
  • 医保:
  • 病因:类代谢紊乱、遗传因素等
  • 症状: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等

1动脉硬化闭塞症简介编辑本段

简介

动脉硬化闭塞症简介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以45岁以上男性多见,男女之比8:1,四肢动脉均可发病,但以下肢多见,常侵犯股浅动脉,其次是腹主动脉下1/3处,包括腹主动脉分叉处和髂总动脉及动脉近端。远侧端血管受累以胫前动脉受累较胫后动脉为多。故下肢发病率高于上肢,且病情较重。近10多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也随之逐年增多,已成为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之一。

  动脉硬化闭塞症随着年龄的提高,发病逐渐增多,60岁以上的患者更为多见。根据中国调查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达79.9%;在尸检50-60岁为77.3%,61-70岁为87%,70岁以上为100%。


2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

无症状期或隐匿期

  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缺血期

  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

  坏死期

  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硬化期

  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

  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少病人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发生缺血期的表现。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下列类别:①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粥样硬化;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③脑动脉粥样硬化;④肾动脉粥样硬化;⑤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⑥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

  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病象。

  (一)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二)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块肿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显像、电脑化X线断层显像、磁共振断层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夹层动脉瘤,但较少见。

  动脉硬化闭塞症--影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肌纤维化等,将在下节详述。

  (四)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化等症状。

  (五)肾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六)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七)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参见“动脉硬化闭塞症”)。


3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理生理编辑本段

病理生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理生理

  本病的病理进展过程有如下特征:

  (1)通常起始于动脉,然后可累及静脉,一般由远端向近端进展。

  (2)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两段之间血管比较正常。

  (3)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偶见巨细胞;管腔被血栓堵塞。

  (4)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有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动脉周围有广泛纤维组织形成.常包埋静脉和神经。

  (5)虽然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静脉受累时的病理变化与动脉大体相同。


4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体征编辑本段

症状体征

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体征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主要临床表现:

  (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

  (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

  (3)感觉异常。

  (4)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症及邻近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以后因动脉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5)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6)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7)患肢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

  (8)患肢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临床上按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发凉、怕冷,轻度间歇性跛行,短暂休息后可缓解。 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引起缺血的原因,功能性因素(痉挛)大于器质性(闭塞)。

  第二期 营养障碍期

  上述症状日益加重,间歇性跛行距离愈来愈缩短,直至出现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肤温度显著降低,明显苍白,或出现紫斑。皮肤干燥、无汗、趾 (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此期动脉病变已以器质性变化为主,肢体依靠侧支循环而保持存活。作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仍可出现皮肤温度升高,但不能到达正常水平。

  第三期 坏死期

  症状继续加重,患肢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疼痛剧烈且呈持续性,迫使病人日夜屈膝抚足而坐,或借助下垂肢体以减轻疼痛,肢体伴有明显肿胀。病人因疼痛而不能入睡,消瘦、贫血。如果继发感染后,干性坏疽变成湿性坏疽,出现高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症状。第三期中,动脉完全闭塞,侧支循环所提供的血液不足以代偿必需的血供,坏死肢端不能存活。


5动脉硬化闭塞症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闭塞症鉴别诊断

  在本病诊断时,还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便和几个疾病鉴别开来:

  ①间歇性跛行须与非血管性下肢疼痛造成的跛行(如神经源性跛行)区分开来。

  ②对于突发下肢发凉、麻木、静息痛等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跛行病史是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鉴别的主要依据。

  ③年龄和发病部位是本病与大动脉炎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要点,大动脉炎好发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吸烟的青壮年男性,主要累及肢体的中、小动脉及静脉。常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病程进展慢,无动脉壁钙化, 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④雷诺病(征):好发于青年女性,常因寒冷或情绪变化激发手指皮肤色泽的典型改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少数患者可发生于下肢或四肢。非发作期,患指(趾)颜色正常。


6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治疗编辑本段

药物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治疗

  (1)中医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①阴寒型,多属I期,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以阳和汤加减。②血瘀型.多属II期。宜活血化瘀.以活血通脉饮,血府逐瘀汤治疗。③湿热型或热毒型,多属Ⅲ期.以清热利湿治之,常用四妙勇安汤加减。④气血两亏型,多属久病不愈,体质已虚者。以补气养血辅以活血化瘀.常用顾步汤加减。


7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原因编辑本段

疾病原因

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原因

  目前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原因还不明了,可能是综合因素导致发病。

  1、类代谢紊乱:应用高胆固醇和动物脂肪饮食给家兔等动物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结果与人类相似,提出了脂类代谢与本病有关的看法,高脂血症如何侵犯血管壁,经血管紧张素和其他血管收缩剂实验表明:可能是通过血管收缩剂增加细胞收缩和细胞松解,使细胞裂隙加大,有利脂类进入。在人类高脂血症者有多少人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还不清楚,但糖尿病者可见经常发生动脉硬化,而且起病较早。同时高脂血症者未必都会患动脉粥样硬化症,这在近年的研究已得到证实,可能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比例未见失调,或与载脂蛋白比例失调等有关。

  2.血栓生成说:有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系血凝块之误,并无脂质潴留在血管壁,但此说虽难以证实,然而,可看到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堆积和纤维蛋白的溶解,在本病的发病中是起一定作用的。

  3.动脉壁血供改变:正常的动脉血管营养来源有:①血管滋养管分支穿过外膜,但不进入内膜;②血管腔内营养物质直接供应内膜。当动脉一旦出现病变,则毛细血管形成并穿进内膜,与血管滋养管分支吻合,伸到血管腔内,若压力改变或支撑组织坏死,这些血管即破裂,引起内膜下小出血,其结果引起脂肪变性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硬化闭塞症4.动脉壁异常负载:高血压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且血压的高、低与动脉硬化及组织学改变的程度成正比,高压血流对动脉壁产生张力性机械性损伤,促使局部血栓形成,脂肪变性沉积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5.遗传因素:如同一家族或同胞兄弟本病发生率较其他人高。应引起重视。

  6.感染:近年来,感染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重视。感染可以引起血管壁细胞功能改变,血管通透性改变,以及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激活补体进一步损伤血管内膜,都可促使血栓形成。另外感染影响脂质代谢也可促使动脉硬化。

  7.其他:肥胖、糖尿病、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平衡失调等因素,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系。

8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检查编辑本段

疾病检查

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检查

  1、常规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检查可了解心功能情况,证实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心肌缺血,眼底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有无眼底动脉硬化,并确定硬化程度和进展速度,进而明确头部缺血的程度,还可以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动脉钙化阴影,在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显示有不规则钙化斑点分布,在诊断上有特殊价值。

  2、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是近年广泛应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好地显示局部的动脉病变。如管腔形态、内膜硬化斑块、血流状态等。目前还有连续扫描的超声血管造影,以显示整个动脉的走行和病变。彩色超声多普勒也是术后随访监测移植血管的常用检查方法。但该检查方法须依靠有经验的检查人员方能得到满意的判定结果,对某些深在部位的血管显示困难。

  3、动脉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最精确的检查方法,也是目前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诊断动脉闭塞性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动脉造影不仅能清楚显示动脉的形态,明确动脉阻塞的部位,也能详细地了解阻塞部位远端血管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有助于确定外科治疗方案及估计手术预后。然而,这毕竟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尤其是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受限。因此,该方法多用于需要手术或经皮介入治疗的病人。目前动脉造影技术主要应用于血管外科手术前后,除应用于诊断血管疾病外,还可以借助造影法进行狭窄血管的扩张、血管栓塞、血管内支架等血管介入性治疗等。

  4、行走试验:令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作一定速度的原地踏步,直到出现跛行时为止。根据肌肉酸痛、疲劳及紧固感所出现的部位和时间,可初步判断病灶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动脉硬化闭塞症--影像5、患肢抬高及下垂试验:肢体抬高到水平以上1-2分钟,正常人足底保持粉红色,该病患者则足底变苍白。坐起,使肢体下垂,正常人足背静脉充盈时间Lo时,即表示有闭塞性病变。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直接显示血管管壁、管腔及血流,从而町以直接确定病变的位置及范围。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动脉内壁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强回声结节或斑块。管腔与对侧或正常值比较,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由于动脉管腔阻塞超过其断面面积的75%才出现临床症状,所以该项检查有助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诊断。光电容积描记(PPG):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指(趾)部动脉血管的弹性和血运情况。轻度时波形的切迹消失,加重后波峰变圆钝。升支曲线轻度弓向基线,降支轻度背离基线是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则是收缩波峰的进一步降低,直至最后波形变为直线。

  6、血管造影:血管造影一直被作为ASO诊断的“金标准”,经腰部腹主动脉穿刺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术可以提示动脉病灶的确切范围、是否为多发性以及动脉阻塞程度,也可了解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是制定手术方案所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7、特殊检查:血浆内皮素、 —氧化氮水平等血浆内皮细胞活性因子水平的检测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9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鉴别编辑本段

疾病鉴别

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鉴别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的症状,甚至出现肢端坏死的表现,有些类似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很大不同,具体讲:

  1、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45岁以下的中青年;

  2、动脉硬化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病,(男女之比为6~8﹕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全部是男性;

  3、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慢性“老化”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炎症损伤;

  4、动脉硬化闭塞症与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肥胖、嗜酒、吸烟、高龄等有关,现在认为是一种损伤修复性炎症损害,常伴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长期大量吸烟直接相关,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5、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远高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人类与冠心病、脑梗塞同源的严重疾病,预后远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差,(除截肢率更高外,致死率更高是主要的终点预后);

  6、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于大中型血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中小型血管;

  7、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相当多的病人症状比实际病情要轻,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症状重,痛苦大,易反复发作,但病死率很低。

10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编辑本段

预后

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

  动脉硬化的预后因病变部位、程度、发展速度以及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而不同,如在病变早期,可通过控制易患因子,减轻甚至逆转动脉硬化;如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则提示预后不佳。

  常吃大蒜:每顿饭吃3瓣以上大蒜,坚持吃三个月以上。南方人若畏生蒜辣,可将生蒜沾醋吃。有位脑动脉硬化患者连续吃生大蒜3个月后去医院检查,脑供血的情况大有好转,头昏脑涨的症状也消失,记忆力也提高了。

  葛根粉:将葛根磨粉晒干,每晨起取干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或用葛根150克与粳米100克煮成粥(先煮葛根,取滤液与粳米同煮)代早餐。坚持食用3个月即可见效。葛根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确保脑供血良好。

  吃松针:采集嫩松叶生吃,每日吃10至20克,或将松叶阴干,每次用10克泡开水代茶饮。坚持半年以上。新近研究发现,松叶含类黄酮,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吃鲜青椒:鲜青椒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常吃鲜辣椒的人很少患脑血栓病和冠心病

  补充叶酸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叶类蔬菜、大豆和橙汁。新近研究发现动脉硬化引起的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与患者血浆内高半胱氨酸有密切关系。动物实验也证实,用添加了高半胱氨酸的食品喂养动物,数月后均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症。

  每天补充5毫克叶酸就能使血浆中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蛋氨酸,从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每天吃1市斤绿叶蔬菜或喝一杯(400ml)豆浆或饮一杯橙汁,就可摄取足够的叶酸。

  吃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钾,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香蕉可润肠通便,能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的脑血管意外。每天吃2-4支香蕉,能抗脑动脉硬化、降血压、预防脑中风。

““动脉硬化闭塞症””英文释义:

此英文释义还没有添加

求医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求医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0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下载求医通安卓版
词条目录
1动脉硬化闭塞症简介
2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
3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理生理
4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体征
5动脉硬化闭塞症鉴别诊断
6动脉硬化闭塞症药物治疗
7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原因
8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检查
9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鉴别
10动脉硬化闭塞症预后
友情链接: 深圳治疗血管瘤医院 深圳治疗血管瘤专科医院 深圳治疗胎记 深圳治疗胎记医院 深圳治疗胎记专科医院 深圳治血管瘤 深圳治血管瘤医院 深圳治血管瘤专科医院 深圳治胎记 动脉硬化闭塞症地方信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